韋莊《台城》

台城原文: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台城翻譯及註釋

翻譯
江面煙雨迷濛,江邊綠草如茵。六朝先後衰亡,宛如南柯一夢。江鳥哀婉啼叫,聽來悲悲切切。
只有台城柳樹最是無情,依舊燈籠十里長堤。

註釋
1台城:也稱苑城,在今南京市雞鳴山南,原是三國時代吳國的後苑城,東晉成帝時改建。從東晉到南朝結束,這裡一直是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宮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樞,又是帝王荒淫享樂的場所。
2霏霏:細雨紛紛狀。
3六朝:指吳、東晉、宋、齊、梁、陳。
4煙:指柳樹綠陰陰的,像清淡的煙霧一樣。

台城賞析一

  這是一首憑弔六朝古跡的詩。中唐時期,昔日繁華的台城已是「萬戶千門成野草」;到了唐末,這裡就更荒廢不堪了。

  弔古詩多觸景生情,借景寄慨,寫得比較虛。這首詩則比同類作品更空靈蘊藉。它從頭到尾採取側面烘托的手法,著意造成一種夢幻式的情調氣氛,讓讀者透過這層隱約的感情帷幕去體味作者的感慨。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特點。 [3]

  起句不正面描繪台城,而是著意渲染氛圍。金陵濱江,故說「江雨」、「江草」。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細,在霏霏雨絲中,四望迷濛,如煙籠霧罩,給人以如夢似幻之感。暮春三月,江南草長,碧綠如茵,又顯出自然界的生機。這景色即具有江南風物特有的輕柔婉麗,又容易勾起人們的迷惘惆倀。這就為下一句抒情作了準備。

  「六朝如夢鳥空啼」。從首句描繪江南煙雨到次句的六朝如夢,跳躍很大,乍讀似不相屬。其實不僅「江雨霏霏」的氛圍已暗逗「夢」字,而且在霏霏江雨、如茵碧草之間就隱藏著一座已經荒涼破敗的台城。鳥啼草綠,春色常在,而曾經在台城追歡逐樂的六朝統治者卻早已成為歷史上來去匆匆的過客,豪華壯麗的台城也成了供人憑弔的歷史遺跡。從東吳到陳,三百多年間,六個短促的王朝一個接一個地衰敗覆亡,變幻之速,本來就給人以如夢之感;再加上自然與人事的對照,更加深了「六朝如夢」的感慨。「台城六代競豪華」,但眼前這一切已蕩然無存,只有不解人世滄桑、歷史興衰的鳥兒在發出歡快的啼鳴它從人們對鳥啼的特殊感受中進一步烘托出「夢」字,寓慨很深。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楊柳是春天的標誌。在春風中搖蕩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讓人想起繁榮興茂的局面。當年十里長堤,楊柳堆煙,曾經是台城繁華景象的點綴;如今,台城已經是「萬戶千門成野草」,而台城柳色,卻「依舊煙籠十里堤。」這繁榮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涼破敗的歷史遺跡,終古如斯的長堤煙柳和轉瞬即逝的六代豪華的鮮明對比,對於一個身處末世、懷著亡國之憂的詩人來說,該是多麼令人觸目驚心!而台城堤柳,卻既不管人間興亡,也不管面對它的詩人會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所以說它「無情」。說柳「無情」,正透露出人的無限傷痛。「依舊」二字,深寓歷史滄桑之慨。它暗示了一個腐敗的時代的消逝,也預示歷史的重演。堤柳堆煙,本來就易觸發往事如煙的感慨,加以它在詩歌中又常常被用作抒寫興亡之感的憑藉,所以詩人因堤柳引起的感慨也就特別強烈。「無情」、「依舊」,通貫全篇寫景,兼包江雨、江草、啼鳥與堤柳;「最是」二字,則突出強調了堤柳的「無情」和詩人的感傷悵惘。

  詩人憑弔台城古跡,回顧六朝舊事,免不了有今之視昔,亦猶後之視今之感。亡國的不祥預感,在寫這首詩時是縈繞在詩人心頭的。如果說李益的《汴河曲》在「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的強烈感喟中還蘊含著避免重演亡隋故事的願望,那麼本篇則在如夢似幻的氣氛中流露了濃重的傷感情緒,這正是唐王朝覆亡之勢已成,重演六朝悲劇已不可免的現實在弔古詩中的一種折光反映。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的「依舊」暗示人世的滄桑,以物的「無情」反托人的傷痛,而在歷史感慨之中即暗寓傷今之意。思想情緒雖不免有些消極,但這種虛處傳神的藝術表現手法,仍可以借鑒。

台城賞析二

  南京古稱金陵,地處江南,「霏霏」正是狀寫其多雨而細密如絲的氣候特徵,芳草彌蔓,綠遍江岸無遠不達,一個「齊」字既是形容它又點明季節,這裡暗含了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江南三月,暮春草長」的意思。總之 ,「江」、「雨」、「草」三者交襯共融,構築出一派迷濛清幽、如煙似霧的境界。六朝即孫吳、東晉、宋、齊、梁、陳,金陵於六朝時稱建業、建康,作為它們的都城,一直為宮廷所在地和皇公貴戚的活動中心,歌舞飲宴,競相奢靡,可謂繁盛至極,但這裡也是權力角逐的之地,三百餘年間戰亂頻繁,六個王朝迭番更代,猶如走馬燈一般,教人頓生目不暇接之感,直覺興衰遽變,短暫的豪華亦難以持作憑依。加之江南春雨朦朧、細草淒迷的氣氛環境所形成的輕柔婉曼景調,這屬於金陵固有節候地域呈現著的自然風貌,它們相互熏染滋潤,暗暗逗出一個「夢」字。倘再作深層探究,「六朝」治亂盛亡的往事早已付諸浩浩江流,無從蹤跡了,而「江雨」「江草」卻是年年如此,當下映入眼簾的,又是煙籠霧罩般的暮春景色,撫今追昔,自然人事對照,怎能不滿懷惆悵迷惘,頓覺一切如夢裡境像呢?況且韋莊出身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市郊)的世家大族 ,遠祖韋待價曾為武則天朝宰相,四世祖是著名詩人韋應物,他自己卻逢辰不偶,半世落拓,大唐帝國也瀕臨滅亡,難道就要再蹈「六朝」覆轍嗎?正當潛沉到現實憂慮和歷史反思的紛紜意緒中,留連踟躕,忽地耳旁傳來數聲鳥啼,陡然惹起新的慨歎:鳥兒不解世事無常、治亂代變的嚴重,只依時序自在啼鳴,卻讓多情的人何以為堪?「空」字寫出了因鳥聲觸發的感歎。

  如果說前兩句以總體筆墨,描摹金陵的景光風物,而情景中,只憑「夢」字輕輕透露消息;那麼,後聯則將目光回轉到「台城」,正面點明題旨,並選擇「柳」為高度凝聚的媒介形象,即景抒情,藉情統馭景,呈現了濃厚的主觀指向。就像京城是全國中樞似的,台城也是金陵的中樞,皇宮和台省(中央政府)都在這裡,六代傾覆的最後一幕往往於此處結束。然而,堆煙疊霧的楊柳卻容顏未改,春來依舊綠遍十里長堤,一如台城豪華鼎盛時,所以說它「無情」。由於韋莊從 「六朝如夢」的感受裡聯想到嚴峻的現實危機,悲悼大唐帝國的江河日下,滅亡之勢已不可回,面對煙柳的生機勃勃、逢春必發景象,排遣無計中,才托辭他向,歸於 「台城柳」的「無情」吧。

台城創作背景

  中和三年(883),韋莊客遊江南,於金陵憑弔六朝遺跡,感歎歷史興亡,便成此弔古傷今之作。
詩詞作品:台城
詩詞作者:【唐代韋莊
詩詞歸類:詠史懷古】、【寫景】、【抒情】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