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歎花╱悵詩》

歎花/悵詩原文:

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歎花/悵詩翻譯及註釋

翻譯
自己尋訪春色去的太晚,以至於春盡花謝,不必埋怨花開得太早。
自然界的風雨變遷使得鮮花凋謝,春天已然過去,綠葉繁茂,果實纍纍,已經快到收穫的季節了。

註釋
(1)自是:都怪自己
(2)校:即「較」,比較
(3)狂風:指代無情的歲月,人事的變遷
(4)深紅色:借指鮮花
(5)子滿枝:雙關語。即使是說花落結子,也暗指當年的妙齡少女如今已結婚生子。

歎花/悵詩賞析

  關於此詩,有一個傳說故事:杜牧遊湖州,識一民間女子,年十餘歲。杜牧與其母相約過十年來娶,後十四年,杜牧始出為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杜牧感歎其事,故作此詩。這個傳說不一定可靠,但此詩以歎花來寄托男女之情,是大致可以肯定的。它表現的是詩人在浪漫生活不如意時的一種惆悵懊喪之情。

  全詩圍繞「歎」字著筆。前兩句是自歎自解,抒寫自己尋春賞花去遲了,以至於春盡花謝,錯失了美好的時機。首句的「春」猶下句的「芳」,指花。而開頭一個「自」字富有感情色彩,把詩人那種自怨自艾,懊悔莫及的心情充分表達出來了。第二句寫自解,表示對春暮花謝不用惆悵,也不必怨嗟。詩人明明在惆悵怨嗟,卻偏說「不須惆悵」,明明是痛惜懊喪已極,卻偏要自寬自慰,這在寫法上是騰挪跌宕,在語意上是翻進一層,越發顯出詩人惆悵失意之深,同時也流露出一種無可奈何、懊惱至極的情緒。

  後兩句寫自然界的風風雨雨使鮮花凋零,紅芳褪盡,綠葉成陰,結子滿枝,果實纍纍,春天已經過去了。似乎只是純客觀地寫花樹的自然變化,其實蘊含著詩人深深惋惜的感情。

  此詩主要用「比」的手法。通篇敘事賦物,即以比情抒懷,用自然界的花開花謝,綠樹成陰子滿枝,暗喻少女的妙齡已過,結婚生子。但這種比喻不是直露、生硬的,而是若即若離,婉曲含蓄的,即使不知道與此詩有關的故事,只把它當作別無寄托的詠物詩,也是出色的。隱喻手法的成功運用,又使此詩顯得構思新穎巧妙,語意深曲蘊藉,耐人尋味。

歎花/悵詩簡析

  這首詩用「比」的手法,以花喻人,借敘事詠物以抒情。 作者以自己尋春失時,致狂風催花,花落結子,暗喻自己與某位女性之間一段錯過的因緣,筆端帶有無盡的感歎與惋惜。

  從這首小詩中,我們可以體會一種很深的哲理意蘊。機遇的稍縱即逝固然增加了人們把握它的難度,但這並不意味著機遇本身的不可把握或不存在。相反,它啟示人們:應該學會準確的抓住「現在」,抓住一切可能的機遇,並且加倍的珍惜這種機遇。

詩詞作品:歎花╱悵詩
詩詞作者:【唐代杜牧
詩詞歸類:【春天】、【寫景】、【抒情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