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景仁《雜感》

雜感原文: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雜感翻譯及註釋

翻譯
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無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獨自作詩,抒發心中的不平。
飄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詩人詩歌中慷概激昂之氣消磨而盡。萬念俱寂、對女子已經沒有輕狂之念的人,卻得到負心漢的名聲。
十個人中有九個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沒有用處的就是書生。
不要憂愁自己寫的愁苦之詩會成為吉凶的預言,春天的鳥兒和秋天的蟲兒都會發出自己的聲音。

註釋
1風蓬:蓬草隨風飄轉,比喻人被命運撥弄,蹤跡不定。
2泥絮:被泥水沾濕的柳絮,比喻不會再輕狂。
3薄倖:對女子負心。
4讖:將來會應驗的話。

雜感賞析

  首聯開門見山,點出本詩基調:無法參禪得道,心中的不平亦不能自抑。一個「只」字彷彿自嘲,實是發洩對這個世界的不平。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不平鳴,韓愈在《送孟東野序》中說:「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人之言也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後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無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獨自作詩,抒發心中的不平。

  風中飛蓬飄盡悲歌之氣,一片禪心卻只換得薄倖之名。宋道潛詩有云:「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如此清妙之音被作者如此化用,倒成了牢騷滿腹的出氣筒。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風蓬,蓬草隨風飄轉,比喻人被命運撥弄,蹤跡不定。泥絮,被泥水沾濕的柳絮,比喻不會再輕狂。薄倖,對女子負心。飄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詩人詩歌中慷概激昂之氣消磨而盡。萬念俱寂、對女子已經沒有輕狂之念的人,卻得到負心漢的名聲。

  頸聯更是狂放憤慨:世上的人十之八九只配讓人用白眼去看,好似當年阮籍的做派;「百無一用是書生」更是道出了後來書生的酸澀心事,此句既是自嘲,亦是醒世。

  尾聯說不要因為詩多說愁,成了讖語,春鳥與秋蟲一樣要作聲。不是只能作春鳥歡愉,秋蟲愁苦一樣是一種自然。此句傳承以上憤慨之氣,再次將作者心中的不平推至高潮。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黃景仁短暫的一生,大都是在貧病愁苦中度過的。他所作詩歌,除了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淒苦的情懷,也常常發出不平的感慨。七言律詩《雜感》就是這樣的一首詩。

雜感創作背景

  黃仲則是清代乾隆年間詩人,三十五歲去世,是短命的多才詩人。黃仲則一生貧病交迫,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不中,為了生計,二十歲開始在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漂泊,三十五歲時病死在山西運城。黃仲則短短的三十四年生命,充滿悲哀和困頓,卻又個性倔強,常常發出不平的感慨。

  七言律詩《雜感》,是黃仲則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前後寫的,當時黃仲則二十歲。黃仲則喜歡在自己的詩中寫愁苦的語言,朋友都勸他「愁苦的詩歌不是好的預言」,但是黃仲則堅持不平則鳴,回顧自己二十年「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發出不平的感慨。

詩詞作品:雜感
詩詞作者:【清代黃景仁
詩詞歸類:雜詩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