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婉《卜算子·答施》

卜算子·答施原文:

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
淚滴千千萬萬行,更使人、愁腸斷。
要見無因見,拚了終難拚。
若是前生未有緣,待重結、來生願。

卜算子·答施賞析

  明代陳耀文《花草粹編》卷二,引宋代楊湜《古今詞話》(原書已佚)說:「杭妓樂婉與施酒監善,施嘗贈以詞云:『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識盡千千萬萬人,終不似、伊家好。別你登長道,轉更添煩惱。樓外朱樓獨倚欄,滿目圍芳草。』」於是,樂婉以這首詞來作答。明代梅鼎祚《青泥蓮花記》(卷十二)、趙世傑《古今女史》(卷十二)、清代周銘《林下詞選》(卷五)及徐釚《詞苑叢談》(卷七)等書,也都著錄了此詞,可見歷來受到人們的注意。

  贈、答皆用《卜算子》調。上下片兩結句(贈詞下結除外),較通常句式增加了一個字,化五言為六言句,於第三字頓,遂使這個詞調一氣流轉的聲情,增添了頓宕波峭之致。

  樂婉此詞直抒胸臆,明白如話。「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臨別之前,卻從別後的情況說起,起句便奇。心靈善感的女詞人早已充分預感到,一別之後,痛苦的相思將如滄海一樣深而無際,使自己時時備受煎熬,美好的往事將像天上的雲一樣遠不可即。經過此番想念對方之後,便不能不緊緊把握住這將別而未別的時刻不放。

  「淚滴千千萬萬行,更使人、愁腸斷。」流盡了千千萬萬行的淚,留不住即將遠逝的戀人,反使作者愁腸寸斷。上一句勢若江河,一瀉而下,下二句一斷一續,正如哽咽。訣別的時刻最終還是來臨了。女詞人既道盡別後的痛苦,又訴盡臨別的傷心,似乎已無可再言。而下片更是奇外出奇,奇人之又奇。

  「要見無因見,拼了終難拼。」要重見,無法重見。與其仍抱無指望的愛,真不如死掉這條心。可是,真要死掉這條心,卻又死不了,人生到此,道路已斷,作者感到絕望了。

  「若是前生未有緣,待重結、來生願。」有情人最終成不了眷屬,也許是前生無緣。前生既然無緣,那麼今生也有可能無緣。但是,今生已經無緣,更有來生,待來生來世再結為夫妻了。絕望之中,發一願,生出一線希望。此一線希望,到底是希望還是絕望,令人難以分辨。唯此一大願,意長留天地。

  全詞猶如長江之水,一流而去永不回頭,但其意蘊仍覺有餘。以一位風塵女子,而能夠得到此段奇情異彩,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其奧秘正在於詞中道出了古往今來的愛情真諦:生死不渝。這是詞中的最高境界。

  全詞篇幅雖短,但是,一位感情真摯,思想果斷的女性形象,活脫脫的躍然於紙上。以淚滴千千萬萬行之人,以絕不可能斷了之情,直道出作者的真摯情感,為之一拼,轉念便直說出終是難捨,如此種種念頭,皆在情理之中。但在別人則未必能夠直接道出自己的感情,而她卻能直言不諱,這正是由於作者的性格豪爽果決。至於思舊事如天遠,要重見而無因見,待重結、來生願,若不是感情真摯的人,那是說不出的。

  中國古代的仁人志士,小而對於個人愛情,大而對於民族傳統,皆抱有一種忠實的態度,即使當其不幸而處於絕望關頭,生死難關之時,也能體現出一種生死不渝的精神。唯其此種精神,小而至於個人愛情,才能夠心心相印,肝膽相照;大而至於民族文化,才能夠綿延不絕,生生不已。兩者表面上有大小之別,實際上則具共通之義。樂婉此詞雖為言情小令,但其比喻的宗旨則並非一首言情小令所能代替的。

詩詞作品:卜算子·答施
詩詞作者:【宋代樂婉
詩詞歸類:愛情】、【離別】、【相思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