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瓚《人月圓·傷心莫問前朝事》

人月圓·傷心莫問前朝事原文:

傷心莫問前朝事,重上越王台。
鷓鴣啼處,東風草綠,殘照花開。
悵然孤嘯,青山故國,喬木蒼苔。
當時明月,依依素影,何處飛來?

人月圓·傷心莫問前朝事翻譯及註釋

翻譯
不要再問前朝那些傷心的往事了,我重新登上越王台。鷓鴣鳥哀婉地啼叫,東風吹指初綠的衰草,殘陽中山花開放。
我惆悵地獨自仰天長嘯,青崇山峻嶺依舊,故國已不在,滿目儘是喬木佈滿蒼苔,一片悲涼。頭上的明月,柔和皎潔,仍是照耀過前朝的那輪,可是它又是從哪裡飛來的呢?

註釋
前朝:此指宋朝
越王台: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所建,為駐兵處。
素影:皎潔銀白的月光。

人月圓·傷心莫問前朝事鑒賞

  中唐詩人竇鞏有《南遊感興》七絕云:「傷心欲問前朝事,唯見江流去不回。日暮東風青草綠,鷓鴣飛上越王台。」而竇詩顯然又源於李白的《越中覽古》:「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唯有鷓鴣飛。」本曲的前五句,化用竇鞏的詩意,而「鷓鴣啼處」云云,則明顯地流露出了霸業不存、風流事散的興亡之感。倪瓚生活在元代的中晚期,無所謂遺民思想,曲中的「前朝事」是將越王台沿經的歷史一網打盡,並不專指宋朝;但歷史的盛衰、歲月的無情,一樣會引起懷古者的「傷心」。竇詩是「傷心欲問前朝事」,而小令卻「傷心莫問前朝事」,一字之差,絕望和無奈的感情色彩就表現得更加強烈。

  作者禁不住「悵然孤嘯」。「嘯」是感情激越、一舒抑塞的表現,而一個「孤」字,又有心事無人知會的意味。「青山故國,喬木蒼苔」是登台的所見,它較之前片的「東風草綠,殘照花開」更增加了悲涼的色彩。「當時明月」等三句又借助了唐詩的意境。劉禹錫《石頭城》有「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的詩句,李白《蘇台懷古》也說「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明月是歷史的見證,如今「依依素影」又高懸在越王台的上空。詩人獨發一問:「何處飛來?」問得似乎突兀,但含意是十分顯明的:「當時」的江山久已換主,那麼「當時」的明月怎麼又會飛來重臨呢?這一筆同前引的《石頭城》《蘇台懷古》一樣,是借助嗔怪明月的多事、無情,抒發懷古的幽思。作者起筆云「傷心莫問前朝事」,至此還是問了,並問得那樣投入、那樣悲哀。「依依」是依戀不去的模樣,說明明月在天空徘徊已久。而詩人從「殘照」時分直留到月夜,這「依依」兩字也就成了一種移情手法,表現出了作者對故國山河的倦倦深情。

  這首小令除了善於從唐人詩句中襲意外,在景物的描寫上也深得風神。「東風草綠,殘照花開」表現江山無主,「青山故國,喬木蒼苔」表現世事無常。以此為陪主之賓,則「越王台」的悲涼寂寞自在意中。又詩人選取了亙古恆在的景物如東風、殘照、青山、明月,與時過境遷的綠草、野花、喬木、蒼苔交插在一起,在特定的空間中導入了蒼茫的時間感,從而將撫今思古的主旨形象地表現了出來。

人月圓·傷心莫問前朝事寫作背景

  作者生活在元末明初,作為元代遺民,他始終不能忘記元兵南下、宋朝滅亡那段悲慘的歷史。因此,他一生都沒有在元政權下做官,隱逸山林,在他晚年時常追憶舊事,緬懷故國,抒寫愁思。此曲即是作者重登紹興越王台時所作,包括江浙廣大地區在內的「越地」,既有越王勾踐報仇雪趾的歷史傳統,又是南宋政治經濟的中心,人到這裡尤其容易激發起亡國的慘痛和恢復河山的願望,今天作者重遊前朝重地,登上當年勾踐點兵復仇的越王台,感情不能抑制。
詩詞作品:人月圓·傷心莫問前朝事
詩詞作者:【元代】倪瓚
詩詞歸類:詠史懷古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