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醉太平·堂堂大元》

醉太平·堂堂大元原文:

堂堂大元,奸佞專權。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混賢愚。哀哉可憐!

醉太平·堂堂大元翻譯及註釋

翻譯
堂堂大元朝,貪官污吏當權。河水氾濫成災,新鈔大量印造,貨幣迅速貶值,民不聊生,引起了紅巾軍千萬人起義。苛捐雜稅繁雜苛刻,刑法太重,百姓怨聲載道。都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錢換錢,什麼時候見過這種情形?奸人做了官,做官的又都是貪官污吏,賢明的人得不到重用。悲哀啊真是可憐!

註釋
堂堂大元:此曲見元末明初人陶宗儀《輟耕錄》卷二十二。原注云:「《醉太平》小令一闕,不知誰所造。自京帥至江南,人人能道之。」堂堂,氣象宏大莊嚴。
奸佞:巧言諂媚的壞人。指元末丞相托托、參議賈魯等人。
開河:《續資治通鑒》記載:「至正十年(1330)十二月,右丞相托克托(即托托)慨然有志於事功。時河決五年不能塞……托克托請躬任其事,帝嘉納之。……命賈魯以工部尚書為總治河防使,發汴梁、大名等十三路民十五萬,廬州等戍十八翼軍二萬,自黃陵岡南達白茅,放於黃固、哈齊等國。又自黃陵至楊村,合於故道,凡二百八十里有奇。」又《草木子》云:「朝廷所降食錢,官吏多不盡支放,河夫多怨。」
變鈔:據《元史》《貢祖本紀》及《食貨志》等記載,元朝建國起就用楮幣(即氏幣);先後發「中統元寶交鈔」、「中統元寶鈔」、「至元寶鈔」,又於至正十年(1350)另發「至正交鈔」致使物價飛漲,民怨沸騰。
惹紅巾萬千:引起成千上萬起義的紅巾軍。紅巾軍,元末農民起義軍,用紅巾裹頭故名。
官法濫:指官吏貪污成風和拿錢買官。《草木子》記載:「元朝末年,官貪吏污……自秦王伯顏專政,台憲官皆偕價同而得,於是有司錄風。上下賄賂,公行如市。」
人吃人:《草木子》:「元京饑窮,人相食。」
鈔買鈔:指錢鈔貶值,用舊鈔倒買新鈔。

醉太平·堂堂大元創作背景

  元朝末年,奸佞當權,朝政極端腐敗。元順帝君臣驕奢淫逸,大肆揮霍浪費,弄得國庫虛竭,財政極度困難。為了彌補財政虧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賦稅以外,於至正十年(1350年)發行「至正寶鈔」的新紙幣,代替早已通行的「中統寶鈔」和「至元寶鈔」,規定新鈔一貫相當於銅錢一千文,准折至元寶鈔二貫、中統寶鈔十貫。新鈔大量印造,貨幣迅速貶值,在大都鈔十錠(等於銅錢5萬文)還不夠買一斗米。「變鈔」的結果,造成惡性的通貨膨脹,使人民的生活更為困難。同時,由於元朝政府不關心生產,水利設施年久失修,黃河在至正四年(1344年)接連決口,氾濫成災,使老百姓大量死亡,並且嚴重影響到元政府的財政收入。因此,元政府又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下令徵調農民和兵士十幾萬人治理黃河。黃河兩岸農民本已飽受災荒之苦,到工地上又橫遭監工的鞭打,被剋扣口糧,個個無比憤怒。於是,「開河」和「變鈔」就成為農民大起義的導火線,導致了紅巾軍起義的爆發。

醉太平·堂堂大元簡析

  批判現實主義,從詞牌開始就是在痛罵當權者,醉太平,粉飾太平罷了,社會矛盾如此尖銳,朝廷還紙醉金迷,難怪元朝90年就滅亡了。

  堂堂的大元朝,一幫奸佞小人當權,從開河換取錢財開始就是禍害的根源,惹得紅巾軍造反,(紅巾軍好像是朱元璋參加的那支武裝,後來做大了,就不多說了),法令又濫又重,弄得四海之內怨聲載道。窮的人就差吃人,有錢人能更有錢,那朝那代有這種現狀。官賊一體,苦到最後的還是老百姓。

  通篇在控訴社會現實,但更有些像戰鬥檄文,號召被壓迫在最底層的廣大受苦群眾去造反。

詩詞作品:醉太平·堂堂大元
詩詞作者:【元代佚名
詩詞歸類:散曲】、【憂國憂民】、【諷刺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