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濤《絕句》

絕句原文:

遊子春衫已試單,桃花飛盡野梅酸。
怪來一夜蛙聲歇,又作東風十日寒。

絕句翻譯及註釋

翻譯
離家遠遊之人試著換上了單薄的春衣,枝頭的桃花已凋謝,野生的梅子已經發酸。
奇怪的是忽然一晚蛙鳴聲停止了,原來是東風又起,帶來了數日的寒冷。

註釋
1遊子:指離家遠遊之人。春衫:單薄的春裝。試:嘗試。
2歇:停,這裡指蛙畏寒而聲息全無。
3作:起。

絕句賞析

  詩人頗善於選擇人的典型形象。開頭寫氣候之乍暖,並點示出春夏之交的季節。從視覺、味覺、聽覺、觸覺等角度進行描寫,先從視覺角度寫「遊子春衫」、「桃花飛盡」,再從味覺角度寫「野梅酸」,預示春去夏來,天氣轉暖;接著從聽覺與觸覺的角度,以蛙聲停歇與東風之寒寫出氣候忽然轉冷。

  前兩句寫「遊子春衫」,遊子長年在外,對氣候冷暖的變化最易感知。此時遊子脫去冬衣而換上單薄的「春衫」,這個視覺形象反映出氣候的溫煦,又給人一種舒服、輕鬆的美感。一個「試」字寫出遊子的心理狀態,寓有因氣溫不穩定而嘗試之意,也為後面的「又作東風十日寒」埋下伏筆。次寫「桃花」和「野梅」。桃花於仲春開放,但此時已「飛盡」;梅花於初春開放,夏初結梅子,此時則「野梅酸」,二物皆足以顯示江南三四月的特徵。寫桃花,仍從視覺角度,不僅「桃花」二字有色彩感,「盡」前冠以「飛」,又顯示了動態美。寫梅則從味覺角度,一個「酸」字,足使口舌生津。這兩句寫氣侯乍暖,點出春夏之交的季節。

  本來春去夏來,天氣轉暖,自然也蛙鳴悠揚,到第三句詩意陡然一轉,詩人生疑,不知為何蛙聲一夜之間全部停歇,末句解開謎底,原來是天氣轉冷。這樣寫使詩歌結構上起承轉合曲折有致(峰迴路轉、波瀾起伏、一波三折、別開生面),豐富了詩歌的意境。

  後兩句寫忽寒。詩人審美感受相當細膩,也很會捕捉典型的細節:「怪來一夜蛙聲歇」,這是從聽覺角度落墨,寫氣候忽冷。詩人很會捕捉典型的細節:先是從聽覺角度著筆,前兩天氣候乍暖時,田蛙也為之歡欣歌唱,增添了暖意。但忽然「一夜蛙聲歇」,確令人感到「怪」。「又作東風十日寒」:原來是氣溫又變寒,青蛙於氣溫變化極敏感,他們躲進洞裡,聲息全無,正顯示著「東風十日寒」。此句又從觸覺角度來寫。「十日」與「一夜」相對,時間更長,但畢竟已是「東風」,此「寒」自是強弩之末,不必為之生畏。

  這首詩純然寫春夏之交人們對乍暖還寒氣候的體驗,未必有什麼寓意寄托。但選材精到,體驗細緻,有跌宕曲折之致。特別是注意全面調動各種審美感覺,從視覺、味覺、聽覺、觸覺等角度進行描寫,使詩的意境顯出多層次,多側面,具有立體感,給人以更豐富的美感。語句清晰,體驗真切。通過典型細節和景物描寫,表現遊子對季候變化特別敏感的某種心理。

詩詞作品:絕句
詩詞作者:【宋代吳濤
詩詞歸類:古詩三百首】、【羈旅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