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書河上亭壁》

書河上亭壁原文:

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檻思何長。
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書河上亭壁翻譯及註釋

翻譯
寬闊的黃河,只有不多幾條船在航行,眼前是波浪滾滾,一派渺茫。我獨自登上河邊的亭子,斜靠著欄杆,愁緒像河水,源源不斷。
那河邊、遠處,蕭瑟秋風中,有片稀疏的樹林,林後是聳立的高山,一半沐浴著西斜的陽光。

註釋
1這是四首(春、夏、秋、冬)組詩中的第三首。詩前有序,說明此詩是作者被貶謫時寫的。
2河,黃河。
3憑,靠。危,高。
4蕭蕭,風聲。
5危檻:高高的欄杆。

書河上亭壁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寇准三十七八歲時,前有小序,說在鹹平元年(998年)鎮河陽,「予頃從穰下,移蒞河陽;洎出中書,復領分陝。惟茲二鎮,俯接洛陽,皆山河襟帶之地也。每憑高極望,思以詩句狀其景物,久而方成四絕句,書於河上亭壁。「說明此詩是作者被貶謫時寫的。這是四首(春、夏、秋、冬)組詩中的第三首。

書河上亭壁鑒賞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絕句,題寫在黃河邊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第一句從三個方面來描寫黃河上的景象,一是「闊」,王灣的「潮平兩岸闊」,被詩人濃縮為「岸闊」,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黃河恢宏闊大;二是「渺茫」,因為河闊,一眼望不到邊,加上太陽快要下山,自然是「煙波微茫信難求」,看不到對岸;三是「檣稀」,河上沒有幾條船,雖然看不見「百舸爭流」的熱鬧場面,卻使人覺得河似乎更闊了,煙波似乎更渺茫了,河上的煙波又能給人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

  第二句的「思」字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問題,獨自靠在亭邊的欄杆上,詩人究竟在想些什麼?也許想到了「耐可乘流直到天」,也許想到「欲渡黃河冰塞川」,也許想到「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瀉入胸懷間」……性格剛毅的詩人此時也許蕩上了一絲憂愁,但面對著「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黃河,豈能「恨到歸時方始休」呢?

  第四句是這首詩最棒的一句,富有意境,它一下就讓人聯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來。這一半沐著柔和斜陽的秋山,雖然沒有「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艷麗,卻給人以安閒、親切,也讓人陶醉。至於那一半見不到陽光的秋山,詩人卻不願意提起,而心中那一份悵惘,在這壯麗的黃河落日圖前又算得了什麼?到此嘎然而止,還有多少餘味,就讓讀者自己去品嚐。

詩詞作品:書河上亭壁
詩詞作者:【宋代寇准
詩詞歸類:古詩三百首】、【寫景】、【黃河】、【抒情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