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拜星月·高平秋思》

拜星月·高平秋思原文:

夜色催更,清塵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檻燈窗,識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暖日明霞光爛。水眄蘭情,總平生稀見。
畫圖中、舊識春風面。誰知道、自到瑤台畔。眷戀雨潤雲溫,苦驚風吹散。念荒寒、寄宿無人館。重門閉、敗壁秋蟲歎。怎奈向、一縷相思,隔溪山不斷。

拜星月·高平秋思翻譯及註釋

翻譯
夜色深深,彷彿在催著天明,眼看要到了三更天。清清的露水如同洗塵,讓地面沒有纖塵。月色幽靜,小巷僻坊裡一片迷茫。我又見到那竹欄,和燈光明亮的小窗,這是她的庭院。她因我們能見面開心。她的美麗令人驚歎,依偎在我身邊,我如同見到了瓊枝玉樹,如一輪暖日,又如一片絢麗的朝霞。她的眼神明如秋水楚楚動人,溫柔清雅宛若一株幽蘭。這樣絕代佳人,人間都少見。
從前,只在畫中見過她,對那絕世的美麗早已傾倒,沒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真能與她相伴。我們互相情意綿綿。無奈人世無常,將我們分開,我心裡哪堪孤獨。如今我獨自一人在荒郊野外,悄悄無息,重門緊關。只有秋蟲在聲聲重複憂傷的歌。無可奈何,我的相思之情,雖然隔著萬水千山,卻無法斷絕。

註釋
拜星月: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調之稱。本調始創於宋人周邦彥,又稱為《拜星月慢》。有多種格體。如雙調,上片十句,押四仄韻,四十七字;下片八句,押六仄韻,五十六字。共一百O四字。
竹檻:竹欄杆。
秋娘:唐宋時對歌妓的一般稱呼。
瓊枝玉樹:比喻人姿容秀美。
水眄(mian)蘭情:目盼如秋水,情香如蘭花。眄,顧盼。一作「水盼蘭情」。
畫圖中、舊識春風面:詞人用舊典以昭君喻「秋娘」。春風面,指容貌美麗的。
瑤台:原指仙人居住的地方,這裡借指伊人住所。
雨潤雲溫:比喻男女情好。
荒寒:既荒涼又寒冷。
怎奈向:怎麼辦?何,語助詞。

拜星月·高平秋思賞析

  這首詞所詠情事,略同《瑞龍吟》,但並非重遊舊地,而是神馳舊遊。作為一位工於描寫女性的詞人,在這篇作品中,作者為讀者繪製了一幅稀有的動人的畫像。

  為了要使詞中女主人的登場獲得預期的應有的效果,詞人在藝術構思上是煞費苦心的。他首先畫出背景。在一個月色陰沉的晚上,更鼓催來了夜色,露水收盡了街塵,正是在這樣一個極其幽美的時刻,他來到了她所居住的地方;闌檻外種著竹子,窗戶裡閃著燈光,正是在這樣一個極優雅的地方,他會見了這位人物。與杜甫《佳人》之寫「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用意相同,這裡的竹檻、燈窗,也是以景色的清幽來陪襯人物之淡雅的。

  先寫路途,次寫居處,再寫會晤,層次分明,步步逼近。下面卻忽然用「笑相遇」三字概括提過,對於聞名乍見、傾慕歡樂之情,一概省略。這樣,就將以後全力描摹人物之美的地步留了出來。在這裡,可以悟出創作上虛實相間的手法。

  「似覺」以下四句,是對美人的正面描寫,又可以分為幾層:第一、二句,乍見其光艷;第三句,細賞其神情;第四句,總贊。寫其人之美,不用已為人所習見的「雲鬢花顏」、「雪膚花貌」,而用「瓊枝玉樹」、「暖日明霞」來形容,就不熟濫,不一般化;用兩個長排句,四種東西作比,也更有份量。(吳白先生云:「『瓊枝』,見沈約《古別離》:『願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玉樹』,見杜甫《飲中八仙歌》:『皎如玉樹臨風前。』」)上句說像瓊枝和玉樹互相交映,是寫其明潔耀眼;下句說像暖日和明霞的光輝燦爛,是寫其神采照人。兩句寫入室乍見之初,頓時感到光芒四射,眼花繚亂,尤其因為這次見面是在夜間,就使人物與背景之間,色彩的明暗對比更為顯著。在用這種側重光覺的比喻之先,路途中所見的暗淡月色與庭院中所見的隱約燈光的描寫,也對之起了一種很好的襯托作用。如果不仔細研究全詞的佈局,對於這種使讀者容易聯想到一些優秀的電影導演的藝術處理手段的巧妙構思,是很容易被忽略過去的。兩句寫其人之美,可謂竭盡全力,而猶嫌不足,於是再加上「水盼蘭情」一句。韓琮《春愁》「水盼蘭情別來久」,是用字所本。「水盼」,指眼神明媚如流水;「蘭情」,指性情幽靜像蘭花。這句雖也是寫其人之美,但已由乍見其容光而轉到細賞其神態了。這已是進了一層。但美人之美,是看不夠、寫不完的,所以再總一句說:「總平生稀見。」這才畫完了這幅美人圖的最後一筆。

  換頭一句,從抒情來說,是上片的延伸;從敘事來說,卻是更進一步追溯到「笑相遇」以前的舊事。杜甫《詠懷古跡》詠王昭君云:「畫圖省識春風面。」詞句即點化杜詩而成,意思是說:在和其人會面之前,就已經知道她的聲名,見過她的畫像了。從而也看出了,這次的會晤,乃是渴望已久之事,而終於如願以償,歡樂可想。

  從這以下,才正面寫到離情。「誰知道」二句則是這一幕小小悲劇的轉折點。「瑤台」是美女所居。《離騷》:「望瑤台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王逸註:「佚,美也。」但這裡卻兼用李白《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這就暗示了這位姑娘有著如李白所形容的楊玉環那樣神仙般美麗風姿,作為上片實寫其人之美的補充。雲雨習用,而「雨」以「潤」來形容,「雲」以「溫」來形容,則化臭腐為神奇,其人性情之好,愛悅之深,由此兩字,都可想見,且與上文「蘭情」關合。但這敘述兩相愛悅的幸福的句子「自到瑤台畔,眷戀雨潤雲溫」,卻以「誰知道」領起,以「苦驚風吹散」收束,就全部翻了一個面。驚風吹散了溫潤的雲雨,正如意外的事故拆散了姻緣,通體用比喻說明,處理得極其含蓄而簡潔。讀到這裡,讀者才發現,原來在這以上所寫,都是追敘。行文變化莫測,與《夜飛鵲》同。

  「念荒寒」以下,折入現在。獨自寄宿在荒寒的空屋裡,關上重重門戶,聽著壞了的牆壁中秋蟲的叫聲,這種種淒涼情景,用一「念」字領起,就顯得更加沉重。因為無人可語,才只好自思自念,不寫人歎,而以蟲鳴為歎,似乎蟲亦有知,同情自己。如此落墨,意思更深。第三句極力描摹此時此地之哀,正是為了與上片所寫彼時彼地之樂作出強烈的對比。

  末以縱使水遠山遙,卻仍然隔不斷一縷相思之情作結,是今昔對比以後題中應有之義,而冠以「怎奈向」三字,就暗示了疑怪、埋怨的意思,使這種相思之情含義更為豐富。

拜星月·高平秋思創作背景

  周邦彥詞多寫男女之情和離愁別恨,內容較為單薄,調子很低沉,正如文學史上所說其情感的基調為漂泊的孤獨疲倦和憔悴失意。其詞承柳永而多有變化,市井氣少而宮廷氣多,詞風也比柳永更典雅含蓄,且長於鋪敘,善於熔鑄古人詩句,辭藻華美,音律和諧,具有渾厚、典麗、縝密的特色。此詞是其特色的寫照。
詩詞作品:拜星月·高平秋思
詩詞作者:【宋代周邦彥
詩詞歸類:旅途】、【懷人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