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惜秋華·七夕原文:

露罥蛛絲,小樓陰墮月,秋驚華鬢。宮漏未央,當時鈿釵遺恨。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相逢,縱相疏、勝卻巫陽無准。
何處動涼訊。聽露井梧桐,楚騷成韻。彩雲斷、翠羽散,此情難問。銀河萬古秋聲,但望中、婺星清潤。輕俊。度金針、漫牽方寸。

惜秋華·七夕註釋

1露:通「路」,指小徑。罥(juan):懸掛。
2鈿釵遺恨:一本作「鈿釵送遺恨」。

惜秋華·七夕賞析

  《惜秋華》,夢窗詞入夾鍾商。雙調,九十三字,上片四仄韻,下片六仄韻。《夢窗詞集》收此詞調五首,也因句逗有異可分為三格:上片八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

  「七夕」詞除此之外,夢窗集中尚有《六麼令·七夕》、《荔枝香近·七夕》、《秋蕊香·七夕》、《訴衷情·七夕》、《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醉蓬萊·七夕和方南山》、《鳳棲梧·甲辰七夕》等七首詞,可以互相參閱。  

  「露罥」三句。「露」,通路,指小徑;「罥」掛、結也。此言七夕之夜,小徑上已結起了蛛絲,西面小樓遮暗了斜墮的月兒,秋風吹亂了深夜還在外面的詞人頭上的花發。「宮漏」兩句。「未央」,漢宮名,借指皇宮,可見其詞作於京城臨安。此言皇宮中正傳出漏聲,詞人想起,傳說中王母娘娘狠心地用鈿釵劃出了一條銀河,活生生地將牛郎織女分隔在兩岸這一遺憾事。在七夕中自然會想到牛郎織女的傳說。「人間」四句承上,引申發揮之。此言人世間的男女愛情也是如夢易醒,似風易散,算起來到是天上神仙度年如日,一瞬而過。所以牛郎織女雖是一年一度鵲橋會,但是這鵲橋相會也會很快地來到的。縱然他們的相逢,似乎有「相見不相識」的滋味,但話說回來,能夠有這一年一度鵲橋會的準確時間,總勝得過那巫山神女來去無蹤,毫無准訊的好。「巫陽無准」,也喻詞人自己與愛人的生離死別,見面無期。  

  「何處」三句,言不知從什麼地方吹來一股涼沁的秋風,耳中頓時聽到有桐葉飄落露井台上的簌簌聲,觸動了詞人像屈大夫吟哦著楚辭一般湊成了哀切的韻律。「彩雲斷」四句,因風起而續幻思。詞人因秋風起隨即又仰望青天,只見彩雲被風分散,就又想像到天上的鵲橋恐怕也被風吹斷了吧。那牛郎與織女倆人的離別情,是沒有誰能問得清楚的。天上的銀河已經把他們阻隔了千萬年,人們只能望見織女星閃爍,好像在閃動著她那晶瑩的淚珠似的。「輕俊」兩句,記地上「乞巧」。「金針」,據《桂苑叢談》說:「鄭侃女彩娘,七夕陳香筵,祈於織女曰:『願乞巧。』織女乃遺一金針,長寸餘,綴於紙上,置裙帶中,令三日勿語,汝當奇巧。」後用作傳授密訣之說。此處是說:我望著那些繡娘們在七夕中祈求「金針」,希獲「奇巧」的情景,不覺又牽扯出無限感慨。這感慨有對「乞巧」的無用而興歎,如詞人在《六麼令·七夕》詞中說:「那知天上計拙,乞巧樓南北」,即是指「乞巧」之無用。也有對自己與所愛女子無由再會的哀傷,此由詞中「勝卻巫陽無准」句裡已有所暗示了。

惜秋華·七夕創作背景

  從詞中意思推測,此詞當作於公元1245年(宋理宗淳祐五年)之後,當時蘇姬剛剛離去,詞人已在京城臨安。
詩詞作品:惜秋華·七夕
詩詞作者:【宋代吳文英
詩詞歸類:七夕節】、【愛情】、【神話】、【感傷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