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送仲高兄宮學秩滿赴行在》

送仲高兄宮學秩滿赴行在原文:

兄去游東閣,才堪直北扉。
莫憂持橐晚,姑記乞身歸。
道義無今古,功名有是非。
臨分出苦語,不敢計從違。

送仲高兄宮學秩滿赴行在註釋

仲高,即陸升之,字仲高,陸游的從祖兄,紹興十九年(1149)為諸王宮大小學教授。行在:天子行幸所至之地。南宋時稱臨安即今杭州為行在,表示不忘舊都汴梁而以臨安為行都之意。
行在,帝王駐蹕之地,臨安也。北扉,宋時學士居所近宮掖,其地在浴堂之南,便於應召也。所謂「持橐」者,代指人為帝王近侍也。
東閣:指丞相府,時秦檜任丞相。
北扉:指學士院。
持橐:即「持橐簪筆」,指近臣在皇帝左右以備顧問,或有所記事,故持袋備筆。《漢書·趙充國傳》曰:(張)安世本持橐簪筆,事武皇帝數十年。

送仲高兄宮學秩滿赴行在鑒賞

  此詩作於升之宮學秩滿之時,在紹興二十一、二年間,時陸游居山陰。

  錢仲聯詳注仲高身世,大略云:仲高,陸游從兄陸升之也。紹興十八年(戊辰)進士,其人阿附秦檜,諂事檜黨兩浙轉運使兼臨安知府曹泳。泳為政凶酷,縉紳畏之如鬼蜮。時升之為右通直郎,與右承務郎李孟堅親善。孟堅之父光私撰國史,語涉朝政,或多訕謗褒貶。孟堅以秘事告之,升之發之以告泳,泳檢舉於朝,光故得罪。後檜死,泳被貶竄新州,升之坐為秦黨亦被黜。「臨分出苦語,不敢計從違」一句,深有規勸之意。

  此詩直白無礙,意思不必過多解釋,仲高時往投丞相秦檜門下,故陸游在此詩中予以規儆。「道義無今古,功名有是非」,道義是不分古今的,但凡稍有智識、操守的人都應遵守,然而功名卻很難說了。當逢有道之世,求取功名而不悖於道義,或說功名與道義體現為一致性時,自當努力追取。這正是儒家傳統的積極用世思想。歷數中國古代士人,但凡事業有成者莫不類此,國旺家興,名垂後世,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統統實現。但這樣的世道,泱泱中華、上下五千載也只是鳳毛麟角,因此多是一種理想狀態。而遭逢亂世,帝王昏聵、奸佞當道,功名與道義則體現為對立的關係,這在漫長的中華歷史中則是一種常態。士人往往有兩類選擇:一是捨道義而就功名。陸仲高年輕時正是走了這樣一條路。紹興二十年(1150),陸仲高任諸王宮大小學教授,之後阿附秦檜,以告發秦檜政敵李光作私史事(仲高為李光侄婿),擢大宗正丞。顯然這樣的一種選擇很為時人所不恥,陸游在此詩中也正是勸他不如請求退職。另一種選擇是堅決維護道義,至少是維護心中的道義原則。

詩詞作品:送仲高兄宮學秩滿赴行在
詩詞作者:【宋代陸游
詩詞歸類:送別】、【規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