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墨池記》

墨池記原文: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於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雲也。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於山水之間;豈其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於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後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於楹間以揭之。又告於鞏曰:「願有記」。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後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余思被於來世者何如哉!

  慶歷八年九月十二日,曾鞏記。 

墨池記翻譯及註釋

熊江平

翻譯

  臨川郡城的東面,有一塊地微微高起,並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個池子低窪呈長方形,說是王羲之的墨池,這是荀伯子《臨川記》裡說的。

  羲之曾經仰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精神,(現在說)這是羲之的(墨池)遺址,難道是真的嗎?當羲之不願勉強做官時,曾經遊遍東方,出遊東海,在山水之間使他的心情快樂。莫非他在盡情遊覽時,曾在這裡停留過?羲之的書法,到晚年才特別好。那麼他能達到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並不是天生的。但是後代沒有能夠趕上他的人,是不是後人學習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麼學習的功夫難道可以少下嗎?何況想在道德修養上深造的人呢?

  墨池的旁邊,現在是撫州州學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擔心墨池不能出名,寫了「晉王右軍墨池」六個字掛在屋前兩柱之間,又請求我說:「希望有一篇(墨池)記。」推測王先生的用心,是不是喜愛別人的優點,即使是一技之長也不讓它埋沒,因而推廣到王羲之的遺跡呢?莫非也想推廣王羲之的事跡來勉勵那些學員吧?一個人有一技之長,就能使後人像這樣尊重他;何況那些品德高尚、行為端莊的人,遺留下來令人思慕的美好風範,對於後世的影響那就更不用說了!

  慶歷八年九月十二日,曾鞏作記。

註釋
(1)臨川:臨川:宋朝的撫州臨川郡(今江西省臨川市)。
(2)隱然而高:微微地高起。隱然:不顯露的樣子。
(3)臨:從高處往低處看,這裡有「靠近」的意思。
(4)窪然:低深的樣子。
(5)方以長:方而長,就是長方形。
(6)王羲之(321—379):字逸少,東晉人,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他是古代有名的大書法家,世稱「書聖」。苟伯子:南朝宋人,曾任臨川內史。著有《臨川記》六卷,其中提到:「王羲之嘗為臨川內史,置宅於郡城東南高坡,名曰新城。旁臨回溪,特據層阜,其地爽塏(kǎi,地勢高而乾燥),山川如畫。今舊井及墨池猶存。」
(7)張芝:東漢末年書法家,善草書,世稱「草聖」。王羲之「曾與人書云:『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dān,酷愛)之若是,未必後之也。』」(《晉書·王羲之傳》)
(8)信然:果真如此。
(9)邪:嗎,同「耶」。
(10)方:當……時。
(11)強以仕:勉強要(他)作官。王羲之原與王述齊名,但他輕視王述,兩人感情不好。後羲之任會稽內史時,朝廷任王述為揚州刺史,管轄會稽郡。羲之深以為恥,稱病去職,誓不再仕,從此「遍游東中諸郡,窮諸名山,泛滄海」。
(12)極東方:遊遍東方。極,窮盡。
(13)出滄海:出遊東海。滄海,指東海。
(14)娛其意:使他的心情快樂。
(15)豈有:莫非。
(16)徜徉肆恣:盡情遊覽。徜徉,徘徊,漫遊。肆恣,任意,盡情。
(17)休:停留。
(18)書:書法。
(19)晚乃善:到晚年才特別好。《晉書·王羲之傳》:「羲之書初不勝(不及)庾翼、卻愔(xiyin),及其暮年方妙。嘗以章草答庾亮,而(庾)翼深歎伏。」所能:能夠達到這步。
(20)蓋:大概,副詞。以精力自致者:靠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
(21)致,取得。天成:天然生成。
(22)及:趕上。
(23)豈其學不如彼邪:是不是他們學習下的功夫不如王羲之呢?豈,是不是,表示揣測,副詞。學,指勤學苦練。
(24)則學固豈可以少哉:那麼學習的功夫難道可以少下嗎?則,那麼,連詞。固,原來,本。豈,難道,表示反問,副詞。
(25)深造道德:在道德修養上深造,指在道德修養上有很高的成就。
(26)州學舍:指撫州州學的校舍。
(27)教授:官名。宋朝在路學、府學、州學都置教授,主管學政和教育所屬生員。
(28)其:指代墨池。
(29)章:通「彰」,顯著。
(30)楹間:指兩柱子之間的上方一般掛匾額的地方。楹,房屋前面的柱子。
(31)揭:掛起,標出。
(32)推:推測。
(33)一能:一技之長,指王羲之的書法。
(34)不以廢:不讓它埋沒。
(35)因以及乎其跡:因此推廣到王羲之的遺跡。
(36)推:推廣。
(37)學者:求學的人。
(38)夫:語氣詞,放在句首,表示將發議論。
(39)尚之如此:像這樣尊重他。尚,尊重,崇尚。
(40)仁人莊士:指品德高尚、行為端莊的人。
(41)遺風余思:遺留下來令人思慕的美好風範。余思,指後人的懷念。余,也是「遺」的意思。
(42)被於來世:對於後世的影響。被,影響。
(43)何如哉:會怎麼樣呢?這裡是「那就更不用說了」的意思。

墨池記文言現象

詞類活用
1池水盡黑。——名詞活用作動詞,變成黑色。
2以娛其意於山水之間。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快樂。
3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長處。

特殊句式
1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判斷句。
2以娛其意於山水之間。——介賓結構後置句。
3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於楹間以揭之。——介賓結構後置。
4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後人尚之如此——狀語後置。
5被於來世者何如哉!——賓語前置句

墨池記鑒賞

  名為《墨池記》,著眼點卻不在"池「,而在於闡釋成就並非天成,要靠刻苦學習的道理,以此勉勵學者勤奮學習。文章以論為綱,以記為目,記議交錯,綱目統一,寫法新穎別緻,見解精警,確是難得之佳作。

  本文意在寫論,但發議之前,又不能不記敘與墨池有關的材料。否則,議論使無所附麗,顯得浮泛,失之空洞說教。如記之過詳,又會喧賓奪主,湮沒題旨。故作者採用了記議結合,略記詳論的辦法,以突出文章的題旨。開頭,大處落筆,以省險的筆墨,根據荀伯子《臨川記》所云,概活了墨他的地理位置、環境和狀貌: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於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同時,又根據王羲之仰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指出墨池得名的由來。其實,有關墨池的傳說,除《臨川記》所述之外,還有諸種說法,因本文的目的在於說理,不在於記池,所以皆略而未提。文辭之簡約,可謂惜墨如金。對於墨他的記敘,雖要言不煩,卻鋪設了通向議論的軌道。接著文章由物及人,追述王羲之退離官場的一段生活經歷。據《晉書》記載,驃騎將軍王述,少時與羲之齊名,而羲之甚輕之。羲之任會稽內史時,述為楊川刺史,羲之成了他的部屬。後王述檢察會稽郡刑改,羲之以之為恥,遂稱病去職,並於父母墓前發誓不再出來做官。對於王羲之的這一段經歷,作者只以"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強以仕"一語帶過,略予交代,隨之追述了王羲之隨意漫遊,縱情山水的行蹤:「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於山水之間,豈有徜徉恣肆,而又嘗自休於此邪?」這一段簡略追述,也至關重要。它突出了王羲之傲岸正直、脫塵超俗的思想,這是王羲之學書法的思想基礎和良好的精神氣質,不能不提。從結構上講,"又嘗自休於此邪"一語,用設問句式肯了王羲之曾在臨川學書,既與上文墨池掛起鉤來,又為下文的議論提供了依據。隨後,在記的基礎上,文章轉入了議:「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虞和《論書表》云:「羲之書在始末有奇,殊不勝庾翼,迨其末年,乃造其極。嘗以章草書十紙,過亮,亮以示翼。翼歎服,因與羲之書云:『吾昔有伯英章草書十紙,過江亡失,常痛妙跡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這說明王羲之晚年己與"草聖"張芝並駕齊驅,可見"羲之之書晚乃成"之說有事實根據,令人信服。那麼,羲之書法所以"善"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那就是專心致志,勤學苦練的結果,而不是天生的。至此,原因,在於缺乏勤奮精神,進一步說明了刻苦學習的重要性。最後,又循意生發,引申封建士大夫的道德修養上去,指出"深造道德",刻苦學習也是不可少的.就這樣,正面立論,反面申說,循意生發,一層深似一層地揭示了文章的題旨。然而,作者對題旨的開拓並未就此止步。在簡略記敘州學教授王盛向他素文的經過以後,文章再度轉入議論:"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這雖是對王君用心的推測,實則是作者作記的良苦用心.接著,又隨物賦意,推而廣之,進一步議論道:"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後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余思,被於來世者何如哉。"作者由王羲之的善書法之技,推及到"仁人莊士"的教化、德行,勉勵人們不僅要有"一能「,更要刻苦學習封建士大夫的道德修養,從而把文意又引深一層。曾鞏是"正統派"古文家,文章的衛道氣息較濃厚,這裡也明顯地流露了他衛道的傳統思想。

  在宋代以"記"為體裁的說理散文中,像《墨池記》這樣以記為附,以議為主的寫法還是不多見的。《醉翁亭記》的思想意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但這種"意「,不是靠發"議"表?達出來的,而是隨著山水相映、朝暮變比、四季變幻的自然景物描寫透露出來的;《岳陽樓記》的重心不在記樓,在於敞露個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襟懷,在抒情方式上,作者採用的是觸景生情的方法,因而文章鋪排筆墨,以較鄉的篇幅寫了岳陽樓變幻莫測的景色.而《墨池記》用於記"池"的文字較少,議論文字卻很多。它不是在記敘之後再發議論,而是記事、議論錯雜使用,渾然一體。儘管議多於記,卻無斷線風韻,游離意脈之弊,讀來覺得自然天成。可以說《墨池記》脫盡了他人窠臼,辟出了自家蹊徑。

墨池記創作背景

  墨池在江西省臨川縣,相傳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洗筆硯處。相傳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在池邊習字,池水盡黑。曾鞏欽慕王羲之的盛名,於慶歷八年(1048)九月,專程來臨川憑弔墨池遺跡。州學教授(官名)王盛請他為「晉王右軍墨池」作記,於是曾鞏根據王羲之的軼事,寫下了這篇著名散文《墨池記》。

墨池記賞析

  本文在寫作上採用夾敘夾議的方式。先記敘墨池的方位、形狀、傳聞,然後發表議論,接著記敘王羲之的軼聞,再議論後世之所以沒有人能夠比得上王羲之,是因為他們所下的功夫不如王羲之,並由此聯繫到道德方面的深造修養。最後記敘學官王盛為推廣王羲之的事跡而採取的—系列措施,並對其用意發表議論,從而揭示出文章深刻的主題。

  這篇短文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因小及大,小中見大,用小題目做大文章。題目是為墨池作記,據說這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洗滌筆硯之池,但實際上,傳為王羲之墨池舊跡的,還有浙江會稽等多處。從曾鞏此文「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的語氣來看,他對臨川墨池是否確為王羲之的真跡,也是抱著懷疑態度的。因此,他略記墨池的處所、形狀以後,把筆鋒轉向探討王羲之成功的原因:「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也就是說,並非「天成」,而是後天勤學苦練的結果。這是本文的第一層意思。這層意思緊緊扣住「墨池」題意,應是題中應有之義。

  但文章的主旨並不就此完結。作者由此進一步引申、推論:(一)學習書法是如此,「欲深造道德者」也是如此。從學習書法推及道德修養,強調都不是先驗的,而是後天獲得的;(二)從「人之有一能」尚且為後人追思不已,推及「仁人莊士之遺風余思」將永遠影響後世。也從書法推及風節品德,從具體的書法家推及更廣泛的仁人志士,這是從他們對後人的影響來立論的。這兩點推論都極為自然,並非外加,表現了曾鞏思路的開闊,識見的高超。如果是低手寫作這類碑板文字,往往就事論事,粘著題義,不知生發、開掘的。這是本文的第二層意思。沈德潛評本文說:「用意或在題中,或出題外,令人徘徊賞之。」(《八大家文讀本》卷二十八)「題中」「題外」,即分別指上述兩層意思。

  更有說者,「題外」實在還在「題中」。這兩層意思不僅由小及大,從前者推出後者,順理成章;而且,從講書法到講道德,從講懷唸書法家到追慕先德,都還是跟題意相扣的。為什麼能這樣說呢?因為墨池舊址「今為州學舍」;本文之作,又是作者應「教授王君」的請求;王的目的又是「勉其學者」。所以,重點是一個「勉」字。於是,從學習書法到道德風節,自然是勉勵生員們的應有內容。如果死扣「墨池」,拘於一般題義,只講書法,倒反死於題下,甚至遠離作記本意了。所以,這第二層意思,就一般作法來說,是「題外」;就本文來說,實在還在「題中」。

  這篇短文的另一特點是多用設問句和感歎句。全文可分十四句,其中設問句五句:「豈信然邪?」「而又嘗自休於此邪?」「況欲深造道德者邪?」「而因以及乎其跡邪?」「以勉其學者邪?」「也」字句兩句:「荀伯子《臨川記》雲也」,「非天成也」。最後又以一個感歎句作結:「況仁人莊士之遺風余思,被於來世者何如哉。」這些句式的大量運用,使這篇說理短文平添了一唱三歎的情韻。特別是五個設問句,兼收停頓、舒展之功,避免一瀉無餘之弊,低徊吟誦,玩索不盡。前人以「歐曾」並稱,在這點上,曾鞏是頗得歐陽修「六一風神」之妙的。

墨池記賞析二

  《墨池記》是作者應撫州州學教授王盛之請而寫的,是作者的一篇流傳很廣的作品。文章從傳說中王羲之墨池遺跡入筆,寥寥數語,就將墨池的地理位置及來歷,交代得清楚明白,饒有生趣。王盛題「晉王右軍墨池」六字,並盛情邀約曾鞏作記,就是為了借助賢人名聲和遺跡,來顯揚本土人文景觀,宏揚本土文化意蘊。但是,曾鞏巧妙機智地借題發揮,撇下「墨池」之真假不著一言,而是重點論及王羲之本人,說明王羲之的成功取決於其後天的不懈努力,從而順理成章的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技藝尚且如此,提高個人的道德修養更應如此。

  文章思想並無新穎之處;但文中所說「深造道德」「仁人莊士之遺風余思」等等,體現了作者注意儒家道統的思想。文章也體現了作者講求行文佈局,敘事條理清楚的特點。首段敘述墨池的處所、形狀和來歷,可謂簡而明。接著發為議論,先用揣測語氣含糊認可「故跡」,他略記墨池的處所、形狀以後,把筆鋒轉向探討王羲之成功的原因,從「羲之之書晚乃善」的事實,說明一種技能的成功,是「以精力自致」的,並進而提出「深造道德」,更須努力。最後說明寫作緣由,並借「推王君之心」,提出「勉其學者」學習「仁人莊士」的寫作目的。談書法是「題中」之意,而談「道德」,談「仁人莊士之遺風」永垂後世,則屬「題外」之意。全篇因物引人,由人喻理,又據理誨人,逐層深入,說理透闢而態度溫和,頗見長者開導後生的儒雅氣度。文章一面敘事,一面議論。借事立論,因小見大,言近旨遠,十分切題。文中用了不少設問句,而實際意思是在肯定,因此話說得委婉含蓄,能引人深思。

  全文僅有三段,第一段的開頭,不求單刀直人,起筆扣題,而是著眼於整體,落墨於大處,表面上寫的全是新城,沒有一個字提到墨池,其實卻為我們粗線條地勾勒出墨池四周的地理環境,就像電影中的一個「全景鏡頭」。接著,作者收攏視線,縮小範圍,由大及小,最後才突現出墨池。「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日王羲之之墨池者,苟伯子《臨川記》雲也。」寫到這裡,題中「墨池」兩字方才正式寫出,又用「窪然而方以長」六個寧,勾勒出墨池的外形特徵,讀者眼前頓時出現了墨池本身的「特寫鏡頭」。這裡應該提出的是:「日王羲之之墨池者」這一判斷,是借古人苟伯子的口說出的,作者並不親自道破,寫法巧妙而富有情趣。傳說中的王羲之的墨池,除了臨川城東一處,此外還有多處,對於臨川墨池的傳說是否真實可靠,作者也僅僅是轉述苟伯子的《臨川記》的說法。之後用了「豈信然邪」這樣一個設問句:難道這是真的嗎?未加深論,這是作者寫法的又一巧妙之處。以上是文章的第一段。從地理位置、外形特點、得名緣由三個方面,扼要介紹了臨川墨池的有關情況,給人留下了清晰的整體形象。行文曲折有致,構思精巧縝密,讀來引人人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八個寧,說明了王羲之平時學書的刻苦專一,「費盡精力」,這就為下文的即事立論,提供了論據,埋下了伏筆。

  寫到這裡,文章似乎可以順勢發展,進人議論了。可是作者並不急於要發表議論,而是在第二段的前半部分插進了一段回憶性的文字,追敘了王羲之的一段經歷。前四句通過王羲之不願為官而「極東方,出滄海」,到處遊覽的具體行動,刻畫出他厭惡渾濁官場,喜愛山水名勝,追求自在閒適生活的清高品格,同時又為引出「自休於此」作好準備;後兩句「豈有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於此邪?」用設問推測的語氣,指出他曾到過臨川一帶,也就是間接解釋了臨川城東為什麼會留下墨池遺跡的原因,補充說明了臨川墨池的來歷。

  經過對墨池位置、形狀、來歷等的簡要介紹,完成層層鋪墊之後,作者由敘述轉到議論,從墨池遺跡而生發出一番富有哲理的精闢論述:「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製者,非天成也。」這幾句意思是:王羲之的書法到晚年才達到精妙絕倫的程度。這才能是勤學苦練得來的,決不是天生就有的。王羲之是傑出書法家,素有「書聖」美名。但據《晉書·王羲之傳》所載,他的書法起初不比同時的書法家庾翼、郗喑高明,直到晚年才臻於精善,進人妙境。有一次庾翼見到他用草書寫的一封信,不由得大為驚歎,認為可與「草聖」張芝爭勝。這裡所謂「羲之之書晚乃善」,指的就是這一歷史事實。作者緊緊抓住「晚乃善」三字,作為立論的重要依據,這就抓到了問題的根本,因而無須旁徵博引,多費筆墨,只用三言兩語,就順理成章地作出了「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製者,非天成也」的正確論斷,語氣委婉但又十分堅定。其論證之精警,文筆之簡潔,在古代散文中也算得上乘。為使文意進一步向縱深開闊,作者接著又用「然」字引出下文:「然後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後來的人沒有能趕得上王羲之的,莫非他們在學習方面所下的苦功不夠嗎?這樣看來,在學習上下的苦功是不能少的呵!更何況要在道德方面達到很高的成就呢?這一段是全文的中心,重點突出了一個「學」字。

  然而作者寫作的最終目的,又並非是單純強調學習,在他看來,提高道德修養,尤其重要。於是段末又用「深造道德」的學習尤不可廢。這裡的「豈其學不如彼邪?」和「況欲深造道德者邪?」兩個疑問句式,都是表示完全肯定的語氣。文章第三部分,作者掉轉筆鋒,折回墨池本身,全文顯得風回路轉,波瀾起伏。「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二句,是說現在這裡已經成為州學的校舍,這是補寫墨池的現狀,由此便自然引出了州學教授王盛索文的經過:「教授王君生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於楹間以揭之。又告於鞏日:『原有記」恐其不章』的「章」是「昭彰」的「彰」的假借字,意思是顯著、為人周知。「王右軍」,王羲之曾經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所以史稱「王右軍」。「楹」,就是房屋前面的柱了。「揭」,原意是揭示、高舉,這裡引申為懸托。州學教授王盛擔心墨池來歷不能廣為人知,於是書寫了「晉王右軍墨池」六字,懸掛在楹柱之間,又對作者說,希望能寫一篇「記」。這幾句寫出了王盛對王羲之的表彰之意,還交代了《墨池記》的寫作緣起,文筆簡潔之極。在這以後,文章分作兩層,推究王盛這樣做的用心。第一層是:「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意思是說:我推測王君的心意,難道是由於他喜愛別人的長處,即使是一技之長,也不讓他埋沒不聞,因而連他的遺跡也一併重視嗎?這就是王盛仰慕王羲之而言;第二層是:「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大意就是:莫非又是想借推廣王羲之的感人事跡,來勉勵那些州學生嗎?這一層是結合王盛的特殊身份,就勉勵求學者而發的。兩層意思全屬推測之詞,因而都沒有設問口氣,由此可見作者用筆精細,連微小之處也不輕易放過。「勉其學者」四字,一方面點出了王盛此舉的苦心,同時也是作者「記」的深意所在;再就結構而言,又可看作是上文「學豈可少」這一全文主旨的具體闡發。在推測王盛心意、點明寫作緣起的基礎上,作者即事生情,再次發表議論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風余思」指流傳下來的好作風好品德。「被於來世」指影響到後世。全文用「何如哉」三字作結非常妙,妙就妙在作者不把原意直接說破,而由讀者自己去體味,這就產生了意在言外、餘味無窮的藝術效果。以「仁人莊士」的「遺風余思」必將長期流傳、產生深遠影響作結,這對當時的學子文人,具有強大的激勵作用,同時收到了深化主題的藝術功效。

  曾鞏在文章中,重在「論」而不在「記」,這種寫法似乎遠離題目,游離中心。然而,作者馬上將筆鋒一收,說王盛教授約自己作記,意圖可能就是要勸勉後學者應像王羲之一樣勤勉於學,不言放棄。這樣寫來不僅拔高了王盛的思想境界,而且使前文的發揮都成了題中之言,旨中之語了。前文一縱,此處一收,充分展示了作者藝術構思題是何等圓潤,何等緊密。最後一筆,更是激勵後學者的勸勉之辭:人有一技之長,尚且會受到後人發自內心的尊敬,那麼,後人對品學兼優者會怎樣呢?其意不言而喻。

  從題目來看,《墨池記》屬於記敘古跡的那類「記」體散文,但是作者並未停留於對古跡本身的煩瑣記敘,而是充分發揮其長於說理的藝術才能,緊緊圍繞墨池這一貫穿全文的中心線索,一面記敘,一面議論,夾敘夾議,以議為主,無論記敘議論,都能揮灑自如。記敘部分既描寫了新城的方位、地勢、環境,又敘說了墨池的來歷,還介紹了王羲之的生活經歷,和他的理想情趣。生動別緻,脈絡分明。所有記敘文字,又只是作為引出議論的陪襯和發端。議論部分文筆精煉,邏輯性很強。例如,作者依據王羲之書法「晚乃善」的史實,只用一個「晚」字,便理由充足地說明了王羲之的精湛筆藝,是「精力自製」,「非天成」的道理。至於後世沒有趕超過王羲之,也不是由於缺乏天才,而是「其學不如彼」,即主觀努力不如他,所以最後的結論便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學豈可少」上,指出了問題的關鍵是刻苦學習的精神不能少。這樣作者只須三言兩語,便切中肯綮,收到點石成金之效;主旨一經點明,隨即戛然而止,給人留下了思索的餘地。全文通過記敘、議論的交替出現,顯示出不斷起伏的層層波瀾,突出了勉人為學的鮮明主題,從而使得這篇「記」體散文,成為一篇文情並茂而又議論風生、結構謹嚴而又筆法活脫的優秀說理小品。

詩詞作品:墨池記
詩詞作者:【宋代曾鞏
詩詞歸類:辭賦精選】、【狀物】、【寫人】、【寓理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