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舜民《江神子·癸亥陳和叔會於賞心亭》

江神子·癸亥陳和叔會於賞心亭原文:

七朝文物舊江山。水如天。莫憑欄。千古斜陽,無處問長安。更隔秦淮聞舊曲,秋已半,夜將闌。
爭教潘鬢不生斑。斂芳顏。抹麼弦。須記琵琶,子細說因緣。待得鸞膠腸已斷,重別日,是何年。

江神子·癸亥陳和叔會於賞心亭註釋

1陳和叔:名陳睦,嘉祐六年進士,累遷史館修撰。賞心亭:在金陵(今南京)城西下水門城上,下臨秦淮,為觀賞勝地。
2七朝:六朝指東吳、東晉、宋、齊、梁、陳。此處說「七朝」系指包括南唐在內的七個朝代。
3舊曲:南朝後主陳叔寶所制《玉樹後庭花》,被視為亡國之音。
4潘鬢:晉人潘岳富文才,美儀容,三十歲開始有白髮,後世即以「潘鬢」指中年鬢髮斑白。
5抹弦:抹,彈琵琶的一種手法。弦,指彈琵琶的第四弦。
6子細:即仔細。因緣:佛家語,指產生結果的直接原因及造成這種結果的條件。因此相契謂之有緣,相乖謂之無緣。
7鸞膠:據《武帝外傳》:「西海獻鸞膠,武帝弦斷,以膠續之,弦兩頭遂相著,終日射不斷,武帝大悅,名續絃膠。」

江神子·癸亥陳和叔會於賞心亭鑒賞

  此詞為作者謫監郴州酒稅,南貶途中與友人陳睦會於金陵賞心亭時所作。

  上片寫登臨懷古,憂心國事。「七朝」三句,寫作者登上賞心亭,看到江山依舊,而文物已非,想起七個朝代都在這裡興國、繁榮和滅亡的歷史事實,又想到宋滅南唐完成統一,而北宋後期卻國勢漸衰,前車之鑒,意義尤深,故憂心忡忡。儘管江水浩瀚、水天一色,卻不忍憑闌遠眺了。本句懷古傷今的感情都凝聚在一個「莫」字上。「千古」二句,「斜陽」除寫景之外,又有抒寫興亡之感的象徵意義。加上「千古」二字,自寓滄桑之感。以「長安」代指「汴京」。「無處問」表示自己身在江南,心戀京闕,坐罪遭貶,欲問國事而不能。「更隔秦淮」化用杜牧《泊秦淮》詩意,「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從寫情轉向寫景,以景寓情。與友人盤桓至深夜,秦淮月亮格外明朗,照人無眠,聽到水上傳來音樂聲,更是感慨萬千。開頭以「更」字領起,意為前句的斜陽,江山已足以使人傷懷,再加上月夜、舊曲,情何以堪?

  下片回思往事,嗟歎來日,國事難問,而自己命運多舛,仕途蹭蹬,雙鬢已白,臉上已失去笑容,回憶起當年琵琶彈奏著動聽的樂曲,似乎娓娓地訴說自己政治上的順利,那是何等地美好啊!而眼下自己處於貶途,又是何等可悲。至此,作者失望已極。但失望而不絕望,最後三句,表白自己期待有朝一日,朝廷重用再回京師,使自己的仕途如斷弦重續。當然這種希望是渺茫的,他心中明白,所以又復長歎「重別日,是何年?」,謂此地與友人別後,何時又能重別呢?有重別就得先有重逢,不說重逢,而直接說重別,意思更為深沉。上片以景結句,下片以情結句,飽含懷古傷今之情,深寓人世滄桑之感。追溯往事,寄慨身世,內容豐富,蘊藉深沉。

詩詞作品:江神子·癸亥陳和叔會於賞心亭
詩詞作者:【宋代張舜民
詩詞歸類:詠史懷古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