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

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原文:

鷲翎金僕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調箭又呼鷹,俱聞出世能。
奔狐將迸雉,掃盡古丘陵。

亭亭七葉貴,蕩蕩一隅清。
他日題麟閣,唯應獨不名。

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翻譯及註釋

翻譯
身佩雕羽製成的金僕姑好箭,旌旗上紮成燕尾蝥弧多鮮艷。
大將軍威嚴地屹立發號施令,千軍萬馬一呼百應動地驚天。

林中昏暗風吹草動令人驚,將軍夜中搭箭拉弓顯神勇。
天明尋找昨晚射的白羽箭,箭頭深深插入巨大石塊中。

死寂之夜,烏雲遮月。天邊驚起一群大雁。原來敵軍首領趁著夜色,悄悄逃跑。
正想要率領輕騎一路追殺,紛紛大雪,已經灑滿了將士的弓刀。

在野外天幕下擺設勞軍盛宴,邊疆兄弟民族都來祝賀我軍凱旋。
喝醉酒後還穿著金甲起舞,歡騰的擂鼓聲震動了周圍的山川。

逐獵前將軍把箭弓調整到最佳,並召喚獵鷹前來助陣。將軍威風凜凜英姿煥發的一亮相,周邊均感受到將軍玉樹臨風頗具出世之能的威風。
逐獵者把胡飛亂竄的野雞們趕得驚跳逃竄,獵手們把那些狼狽竄跳的獵物在這片古老的丘陵地帶上一掃而光。

我就像挺拔而立的七葉蓮,雖然獨立孤行,但胸懷坦蕩,品格高潔。
有一天能夠功成名就,提名麒麟閣的話,也不借此沽名釣譽。

註釋
1、張僕射:一說為張延賞,一說為張建封。塞下曲:古時的一種軍歌。
2、鷲翎:箭尾羽毛。金僕姑:神箭名。
3、燕尾:旗的兩角叉開,若燕尾狀。蝥(mao,一說音wu)弧:旗名。
4、獨立:猶言屹立。揚新令:揚旗下達新指令。
5、驚風:突然被風吹動。
6、引弓:拉弓,開弓,這裡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7、平明:天剛亮的時候。白羽:箭桿後部的白色羽毛,這裡指箭。
8、沒:陷入,這裡是鑽進的意思。石稜:石頭的稜角。也指多稜的山石。
9、月黑:沒有月光。
10、單于(chanyu):匈奴的首領。這裡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遁:逃走。
11、將:率領。輕騎:輕裝快速的騎兵。逐:追趕。
12、弓刀:像弓一樣彎曲的軍刀。
13、野幕:野外帳篷。敞:開。瓊筵:美宴。
14、羌戎:此泛指少數民族。
15、雷鼓:大鼓,以聲大如雷,故稱。
16、出世:一作「百中」。
17、奔狐:一作「奔猿」。
18、唯應獨不名:一作「誰知獨有名」。

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賞析

  《塞下曲》為漢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內容多寫邊塞征戰景象。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全系五絕,雖然受和詩的限制,但他卻善於運用這種詩體。這種詩體本不必須遵用詩律,五七言皆可,但盧綸憑他出色的文才,以六首精巧的五絕組成了這部如畫的佳作。這六首詩分別寫發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等軍營生活,語多讚美之意。

  組詩的第一首,歌詠邊塞景物,描寫將軍發號時的壯觀場面。前兩句用嚴整的對仗,精心刻劃出將軍威猛而又矯健的形象。「鷲翎金僕姑」,是寫將軍的佩箭。「金僕姑」,箭名,《左傳》:「乘丘之役,公以金僕姑射南宮長萬。」箭用金做成,可見其堅銳。並且用一種大型猛禽「鷲」 的羽毛(「翎」)來做箭羽,既美觀好看,發射起來又迅疾有力,威力無窮。「燕尾繡蝥弧」,是寫將軍手執的旗臶。「繡蝥弧」,一種軍中用作指揮的旗臶,《左傳》:「穎考叔取鄭之旗蝥弧以先登。」這種象燕子尾巴形狀的指揮旗,是繡制而成的,在將軍手中顯得十分精美。這兩句沒有直接寫將軍的形貌,只是從他身上惹人注目的佩箭、旗臶落筆,而將軍的矯健身影已經屹立在讀者面前。詩中特意指出勇猛的「鷲」和輕捷的「燕」這兩種飛禽,藉以象徵人物的精神狀態。通過這兩句的描寫、襯托,一位威武而又精明幹練的軍事將領的形象,躍然紙上。 後兩句寫發佈新令。將軍巋然獨立,只將指揮令旗輕輕一揚,那肅立在他面前的千營軍士,就齊聲發出呼喊,雄壯的吶喊之聲響徹雲天、震動四野,顯示出了豪壯的軍威。「獨立」二字,使前兩句中已經出現的將軍形象更加挺拔、高大,並且與後面的「千營」形成極為懸殊的數字對比,以表明將軍帶兵之多,軍事地位之顯要,進一步刻劃了威武形象。那令旗輕輕一揚,就「千營共一呼」,在整齊而雄壯的吶喊聲中,「千營」而「一」,充分體現出軍隊紀律的嚴明,以及將軍平時對軍隊的嚴格訓練,顯示出了無堅不摧、無攻不克的戰鬥力。這一句看似平平敘述,但卻筆力千鈞,使這位將軍的形象更為豐滿突出,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五言絕句中,像這首詩這樣描寫場面如此壯闊,聲勢如此浩大的作品,並不多見。前兩句對仗工整,在嚴整中收斂力量;後兩句改為散句,將內斂的力量忽然一放,氣勢不禁奔湧而出。這一斂一放,在極少的文字中,包孕了極為豐富的內容,顯示出強大的力量。

  組詩的第二首,寫將軍夜獵,見林深處風吹草動,以為是虎,便彎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進一塊石頭中去了。通過這一典型情節,表現了將軍的勇武。詩的取材,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據載,漢代名將李廣猿臂善射,在任右北平太守時,就有這樣一次富於戲劇性的經歷:「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 首句寫將軍夜獵場所是幽暗的深林;當時天色已晚,一陣陣疾風刮來,草木為之紛披。這不但交代了具體的時間、地點,而且製造了一種氣氛。右北平是多虎地區,深山密林是百獸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黃昏夜分出山,「林暗草驚風」,著一「驚」字,就不僅令人自然聯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緊張異常的氣氛,而且也暗示將軍是何等警惕,為下文「引弓」作了鋪墊。次句即續寫射。但不言「射」而言「引弓」,這不僅是因為詩要押韻的緣故,而且因為 「引」是「發」的準備動作,這樣寫能啟示讀者從中想像、體味將軍臨險是何等鎮定自若,從容不迫。在一「驚」之後,將軍隨即搭箭開弓,動作敏捷有力而不倉皇,既具氣勢,而形象也益鮮明。後二句寫「沒石飲羽」的奇跡,把時間推遲到翌日清晨(「平明」),將軍搜尋獵物,發現中箭者並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讀之,始而驚異,既而嗟歎,原來箭桿尾部裝臵著白色羽毛的箭,竟「沒在石稜中」,入石三分。這樣寫不僅更為曲折,有時間、場景變化,而且富於戲劇性。「石稜」為石的突起部分,箭頭要鑽入殊不可想像。神話般的誇張,為詩歌形象塗上一層浪漫色彩,讀來特別盡情夠味,只覺其妙,不以為非。

  組詩的第三首。詩由寫景開始:「月黑雁飛高」。這樣的景是難於刻畫的:「月黑」,則茫無所見;「雁飛高」,則無跡可尋。雁飛而且高。是由聲音覺察到的。這樣的景,並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飛的正常時刻。而宿雁驚飛,正透露出敵人正在行動。寥寥五字,既交待了時間,又烘托了戰鬥前的緊張氣氛,直接逼出下句「單于夜遁逃」來。單于本是古匈奴的君主,這裡借指敵軍統帥。敵軍在夜間行動,應當有各種可能。然而詩人但謂「單于夜遁逃」。讀詩至此,頓覺一股豪邁之情撲面而來。敵人夜間行動,並非率兵來襲,而是借夜色的掩護倉惶逃遁。詩句語氣肯定,判斷明確,充滿了對敵人的蔑視和我軍必勝的信念,足令讀者為之振奮,於上句造成的神秘氣氛中,發一驚采。敵酋遁去,我軍縱兵追擒,這是自然的發展。「欲將輕騎逐」,是追兵將發而未發。不用大軍而僅派「輕騎」,絕不僅僅因為快捷,同時也還顯示廠一種高度的自信。彷彿敵人已是甕中之鱉,只須少量「輕騎」追剿。便可手到擒來。當勇士們列隊準備出發時。雖然站立不過片刻.而大雪竟落滿弓刀。「大雪滿弓刀」一句,又發驚采,將全詩意境推向高潮。在茫茫的夜色中,在潔白的雪地上,一支輕騎兵正在集結,雪花頃刻便落滿了他們全身,遮掩了他們武器的寒光。他們就像一支支即將離弦的箭。雖然尚未出發,卻早就滿懷著必勝的信心。這是一幅非常動人的畫圖:在靜譴中蘊藏著吶喊,在昏暗中醞釀著閃電。雖然是在漆黑的夜間,勇士們被白雪勾畫出的英姿仍然是「煥爾觸目」。「離首即尾、離尾即首」雖然是絕句的難點,但詩人倘能大膽剪裁,巧妙構思,抓住典型環境與典型場景,完全能夠寫出精采的佳作。

  組詩的第四首,描寫邊防將士取得重大勝利後,邊地兄弟民族在營帳前設宴勞軍的場面,氣氛熱烈融洽,同時也描繪了將士「醉和金甲舞」的歡樂神態,讚頌了邊地人民和守邊將士團結一心,保衛國家安寧與統一的豪邁氣概,也說明了將士們的得到兄弟民族的支持的。此詩取材典型,剪裁大膽,洋溢著民族間和睦團結的氣氛。全詩語言精煉含蓄,情態活躍鮮明,寫得慷慨而豪邁,爽朗而明快。

  組詩的第五首,描述的是將士們利用戰事順利邊關稍靖的時機乘興逐獵的情景。字面上是說邊關將士在敵人遁逃後,利用暫時的戰事稍歇進行狩獵,其實飽含了詩人對將士們豪情滿懷的欽佩、頌揚和祝福。

  組詩的第六首,則是頌揚了將士們只為保疆安民,不求功名利祿的高尚情懷。由於詩中多有雙關,古今後人對此有各種不同的解釋。或說七葉蓮喻淡泊功名,或說七葉蓮象徵特立獨行,莫衷一是。

  盧綸所和張僕射原詩今已不傳,而和詩竟流誦千古,可見它的價值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胡震亨《唐音癸箋》卷七謂:「大歷十才子,並工五言詩。盧郎中(綸)辭情捷麗,所作尤工。」又說:「盧詩開朗,不作舉止,陡發驚采,煥爾觸目。」組詩語言凝練,構思巧妙,細吟全詩,軍營之生活,守邊之艱苦,勝利之歡騰,無不歷歷在目,令人感奮。

詩詞作品: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
詩詞作者:【唐代盧綸
詩詞歸類:邊塞】、【軍旅】、【將士】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