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原文:

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
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翻譯及註釋

翻譯
在金陵一個靜悄悄的夜晚,涼風習習,我獨自一人登上高樓,眺望吳越。
白雲低垂,水搖空城,白露好像是從秋月上垂滴的水珠。
我在月下沉吟,久久不歸,思念古人,而古人能與吾心自相接者,亦已稀也。
惟有能寫出「澄江靜如練」這樣清麗之詩的謝玄暉,方令人長憶不已。

註釋
吳越:楊齊賢注「越州會稽郡,勾踐所都。蘇州吳郡,闔閭所都。今浙東西之地皆吳越也。」即今江、浙一符。
白露垂珠:江淹《別賦》中「秋露如敢。」此化用其意。
澄江淨如練:《文選》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中「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此徑引其後句,而改動一字。
謝玄暉:即謝脁,其字玄暉。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鑒賞

  金陵城西樓即「孫楚樓」,因西晉詩人孫楚曾來此登高吟詠而得名。樓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見《輿地誌》),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長江,皆陳其足下,為觀景的勝地。這首詩,李白寫自己夜登城西樓所見所感。

  全詩一二兩句敘寫登樓的時間、地點以及環境氣氛。夜深人寂,金陵城下西風乍起,詩人獨上西城,舉目四望,只見整個吳越原野全都被如水的月光籠罩了,呈現出一片朦朧的景色。這兩句起筆平穩,境界闊大,雖未言情,而墨濃情深,從而為以下所抒發的思古幽情,蓄足了力量。

  接下兩句即以寫景承之。「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秋水澹澹,白雲、城闕映入水中,在月色下輕輕地搖動著。白露凝為水珠,明亮亮地綴在草木之上,泛著晶瑩的光點。這兩句是景物的實寫,儘管沒有正面描寫月色的皎潔,卻從側面烘托出了月色的可愛。「搖」滴」二字,以動寫靜,恰好反襯出彼時彼刻萬籟俱寂的特點。

  五六兩句上承第二句,轉出「沉吟」一層。詩人所以「沉吟」「不歸」,是因為處於如此明靜的景色之中,覽物興懷,不禁聯想起古今詩壇的盛衰。「古來相接眼中稀」一句,即寫出內心深處的深沉感慨。一方面表達了對古人的傾慕,另一方面又含蓄地表達了對自梁陳以來「艷薄斯極」詩風的不滿。

  七八兩句是全詩的結末,點明詩人在詩歌創作上所推崇的不是別人,而是「令人長憶」的謝玄暉。

  這首詩以寫眼前景起筆,而歸結於對謝脁的欽佩。首尾之間的聯繫,關鍵就在於詩人眼前的明麗景色正恰如謝脁詩清新秀麗的風格特點。謝脁的山水詩雖然缺乏充實的社會內容,但對於祖國東南一帶秀麗風景的描摹卻是異常細膩、精確和生動的。諸如「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等。這些詩句精工明麗、清新自然。由此能體會謝脁山水詩的風格即有如「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明」的明媚。處於這種環境之中,也就自然會聯想起當年謝脁描寫金陵景色的名句。這正是此詩含蘊精微的所在。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創作背景

  此詩約作於開元十四年(726)詩人初至金陵時。金陵城西樓即「孫楚樓」,因西晉詩人孫楚曾來此登高吟詠而得名。《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一「李白酒樓」條下引有此詩,當即城西孫楚酒樓。該卷考證曰:「李白玩月城西孫楚酒樓達曉,歌吹日晚,乘醉著紫綺裘、烏紗巾,與酒客數人棹歌秦淮,往石頭訪崔四侍御。李白有詩云:『朝沽金陵酒,歌吹孫楚樓。』」

  城西孫楚酒樓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長江,皆陳其足下,為觀景勝地。此詩是李白寫自己夜登城西樓所見所感,以即景抒懷的手法,表達了李白對南齊詩人謝脁的崇敬和追慕之情。

詩詞作品: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詩詞作者:【唐代李白
詩詞歸類:寫景】、【登樓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