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弟子錄《寡人之於國也》

寡人之於國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於國也翻譯及註釋

翻譯
  梁惠王說:「我對於國家,總算盡了心啦。河內遇到饑荒,就把那裡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食轉移到河內;河東遇到饑荒也是這樣做。瞭解一下鄰國的政治,沒有像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百姓不見減少,我的百姓不見增多,這是為什麼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讓我用戰爭做比喻吧。咚咚地敲響戰鼓,兩軍開始交戰,戰敗的扔掉盔甲拖著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後停下來,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後停下來。憑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別人跑了一百步,那怎麼樣呢?」梁惠王說:「不行。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了。

  「不耽誤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就會吃不完。密網不下到池塘裡,魚鱉之類的水產就會吃不完。按一定的季節入山伐木,木材就會用不完。糧食和水產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就使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了。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這是王道的開端。「五畝大的住宅場地,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雞、豬、狗的畜養,不要耽誤它們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畝大的田地,不要耽誤它的耕作時節,數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飢餓了。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覆講給百姓聽,鬚髮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負或頭頂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的人能夠穿上絲織品、吃上肉食,百姓沒有挨餓受凍的,做到了這些而不能統一天下稱王的還從未有過。「豬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不知道開倉賑濟。百姓死了,就說:『這不是我的過錯,是因為年歲不好。』這種說法與拿刀把人殺死後,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大王不要歸罪於年成,那麼天下的百姓都會來歸順了。」

註釋
1. 梁惠王: 戰國時期魏國的國君,姓魏,名罃。魏國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稱梁惠王。
2.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國君對自己的謙稱。
3. 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詞,重疊使用,加重語氣。
4. 河內:今河南境內黃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區為中心,所以黃河以北稱河內,黃河以南稱河外。
5. 凶:穀物收成不好.荒年。
6. 河東:黃河以東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黃河流經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稱山西境內黃河以東的地區為河東。
7. 粟:谷子,脫殼後稱為小米,也泛指穀類。
8. 亦然:也是這樣。
9. 無如:沒有像……。
10. 加少:更少。下文「加多」,更多。加,副詞,更、再。
11. 好戰:喜歡打仗。戰國時期各國諸侯熱衷於互相攻打和兼併。
12. 請以戰喻:讓我用打仗來做比喻。請,有「請允許我」的意思。
13. 填:擬聲詞,模擬鼓聲。
14. 鼓之:敲起鼓來,發動進攻。古人擊鼓進攻,鳴鑼退兵。鼓,動詞。之,沒有實在意義的襯字。
15. 兵刃既接:兩軍的兵器已經接觸,指戰鬥已開始。兵,兵器、武器。既,已經。接,接觸,交鋒。
16. 棄甲曳兵:拋棄鎧甲,拖著兵器。曳,ye,拖著。
17. 走:跑,這裡指逃跑。
18. 或:有的人。
19. 以:憑著,借口。
20. 笑:恥笑,譏笑。
21. 直:只是、不過。
22. 是:代詞,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後止」。
23. 無:通「毋」,不要。
24. 不違農時:指農忙時不要徵調百姓服役。違,違背、違反,這裡指耽誤。
25. 谷:糧食的統稱。
26. 不可勝食:吃不完。勝,盡。
27. 數罟不入洿池:這是為了防止破壞魚的生長和繁殖。數,cu,密。罟,gǔ,網。洿,wū,深。
28. 鱉:biē,甲魚或團魚。
29. 斤:與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橫。
30. 時:時令季節。砍伐樹木宜於在草木凋落,生長季節過後的秋冬時節進行。
31. 養生:供養活著的人。
32. 喪死:為死了的人辦喪事。
33. 憾:遺憾。
34. 王道:以仁義治天下,這是儒家的政治主張。與當時諸侯奉行的以武力統一天下的「霸道」相對。
35. 五畝:先秦時五畝約合21世紀一畝二分多。
36. 樹:種植。
37. 衣帛:穿上絲織品的衣服。衣,用作動詞,穿。
38. 豚:tun,小豬。
39. 彘:zhi,豬。
40. 畜:xu,畜養,飼養。
41. 無:通「毋」,不要。
42. 百畝之田:古代實行井田制,一個男勞動力可分得耕田一百畝。
43. 奪:失,違背。
44. 謹:謹慎,這裡指認真從事。
45. 庠序:古代的鄉學。《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家」,這裡指「閭」,二十五戶人共住一巷稱為閭。塾,閭中的學校。黨,五百戶為黨。庠,設在黨中的學校。術,同「遂」,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遂。序,設在遂中的學校。國,京城。學,大學。庠,xianɡ。
46. 教:教化。
47. 申:反覆陳述。
48. 孝悌:敬愛父母和兄長。悌,ti。
49. 義:道理。
50. 頒白:頭髮花白。頒,通「斑」。
51. 負戴:負,背負著東西。戴,頭頂著東西。
52. 黎民:百姓。
53. 王:這裡用作動詞,為王,稱王,也就是使天下百姓歸順。
54. 未之有:未有之。之,指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
55. 食人食:前一個「食」,動詞,吃;後一個「食」,名詞,指食物。
56. 檢:檢點,制止、約束。
57. 塗:通「途」,道路。
58. 餓莩:餓死的人。莩,piǎo,同「殍」,餓死的人。
59. 發:指打開糧倉,賑濟百姓。
60. 歲:年歲、年成。
61. 罪:歸咎,歸罪。
62. 斯:則、那麼。

寡人之於國也文言現象

通假字詞
1: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雞豚狗彘(zhi)之畜 【無】失其時 【無】通「勿」或「毋」 不要。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檢】一說通「斂」 收斂 積蓄(一些學者提出:「檢」字本應為「斂」後經訛傳為「檢」,若為「斂」字,與下句的「發」字對仗更為工整。)
3:【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頒】通「斑」花白
4:【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塗】通「途」 道路 【莩】通「殍」 餓死的人
5:【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
6: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無】通「毋」 不要

一詞多義
·1.數
1數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於國也》cu 密、細密
2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寡人之於國也》幾、若干
3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六國論》命運
4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陳涉世家》shuo 屢次
5願令得補黑衣之數 《觸龍說趙太后》數目、數量
6蒙沖鬥艦乃以千數 《赤壁之戰》shǔ計算
·2.直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於國也》僅、只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愛蓮說》與「曲」相對,不彎曲
3系向牛頭充炭直 《賣炭翁》價值
4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 《〈指南錄〉後序》徑直、直接
5理直氣壯 成語正確
·3.發
1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寡人之於國也》指打開糧倉 救濟百姓
2百發百中 成語發射
3發閭左謫戌漁陽九百人 《陳涉世家》征發、派遣
4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醉翁亭記》開放
5主人忘歸客不發 《琵琶行》出發
6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 《五人墓碑記》發出
7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記》發出、抒發
8見其發矢十中八九 《賣油翁》發射
9白髮三千丈《秋浦歌》頭髮
·4.兵
1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於國也》兵器
2窮兵黷武 成語戰爭
3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觸龍說趙太后》軍隊
4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淝水之戰》士兵
·5.勝
1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寡人之於國也》盡
2驢不勝怒,蹄之 《黔之驢》承受
3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鄒忌諷齊王納諫》勝利
4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憶江南》超過
5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岳陽樓記》宏偉的
·6.時
1不違農時 《寡人之於國也》名詞,季節
2無失其時 《寡人之於國也》名詞,時機,機會
·7.王
1王無罪歲 《寡人之於國也》大王,名詞,讀wang
2然而不王者 《寡人之於國也》稱王,統一天下,讀wang
·8.食
1谷不可勝食 《寡人之於國也》動詞,吃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寡人之於國也》動詞,吃;名詞,食物
·9.於
1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寡人之於國也》介詞,比
2寡人之於國也 《寡人之於國也》介詞,對
3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寡人之於國也》介詞,在
4則移其民於河東 《寡人之於國也》介詞,到
·10.之
1寡人之於國也 《寡人之於國也》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2填然鼓之《寡人之於國也》音節助詞,無意義
3王道之始也 《寡人之於國也》助詞,的
4五畝之宅 《寡人之於國也》助詞,的
5申之以孝悌之義 《寡人之於國也》代詞,代百姓;助詞,的
6孤之有孔明,如魚之有水也《隆中對》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11.以
1請以戰喻 《寡人之於國也》用
2以時入山林 《寡人之於國也》按照
3申之以孝悌之義 《寡人之於國也》把
4以五十步笑百步 《寡人之於國也》憑借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因
·12.凶
1河內凶《寡人之於國也》饑荒
2漢初匈奴凶黠 《》兇惡
3甫聞凶訊 《》不幸
4緝拿元兇《》殺人的人
5凶多吉少 成語不吉利的事
·13.加
1鄰國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於國也》更
2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增加
3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施加
4樊噲負其盾於地,加彘肩上 《鴻門宴》放
5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劌論戰》誇大

詞類活用
名詞作動詞:
【填然鼓之】 :
一般「鼓」是名詞,在此活用為動詞:打鼓,擊鼓進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一般「衣」是名詞,在此活用為動詞:穿
【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一般「王」是名詞,在此活用為動詞:為王、稱王、統一天下,以仁德使天下百姓歸順
【樹之以桑】
一般「樹」是名詞,在此活用做動詞:種植
【王無罪歲】:「罪」是名詞活用為動詞:歸罪、歸咎。
動詞作名詞: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
一般「生」是活著(動詞),在此活用為名詞:活著的人
一般「死」是死去(動詞),在此活用為名詞:死去的人
喪,為動用法,為……辦喪事
形容詞作動詞:
【謹庠序之教】 :
一般「謹」是謹慎(形容詞),在此活用為動詞:認真從事
動詞的使動用法:
【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 :
一般「移」是移動,在此是使動用法:使……遷移
特殊句式
【判斷句】
1、是亦走也(句式:是……也)
2、非我也,歲也(句式:……也)
這不是我的過錯,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斷肯定判斷)
3、非我也,兵也(句式:……也)
這不是我殺的,這是兵器殺的。(同上)
4、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句式:是……也)
這就是讓百姓對生養死葬沒什麼不滿
5、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句式:……也)
生養死葬沒什麼不滿,就是王道的開端。
【倒裝句】
1、狀語後置句(介賓短語後置):
(1)申之以孝悌之義
反覆進行孝敬父母、敬愛兄長的教育
(2)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鬚髮花白的老人就不會頭頂著或背負重物行走在路上
2、賓語前置句:
(1)未之有也(標誌:之)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未之有也。
(2)雞豚狗彘之畜。
畜雞豚狗彘
(3)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如何?
(4)樹之以桑
以桑樹之
(1)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4 、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直……耳」相當於「只是……罷了」)
(2)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或……或……」相當於「有的人……有的人……」)
(3)是亦走也("是......也"相當於「這也是......啊」)
【省略句】
1、何也
省略主語「此」。
2、棄甲曳兵而走
省略主語「將士」。
3、可以無饑矣
省略主語「黎民」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介賓結構省略主語,「以」後面省略了「之」)

寡人之於國也鑒賞

  這篇文章寫孟子同梁惠王的談話。當時各國為了要增產糧食和擴充兵員,都苦於勞動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鄰國爭奪百姓,採取了自以為「盡心」的措施,可是目的並沒有達到。孟子抓住了這個矛盾,指出梁惠王的「盡心」並不能使百姓歸順,同時提出自己的主張,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國的根本辦法。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對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這就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之前,自詡「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然後以賑災救民為例,申說自己治國勝於「鄰國之政」,「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從兩方面描述救災的具體措施。「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進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鋪墊。「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歸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這種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並想引導他實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第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啟發對方,使對方容易接受。「王好戰,請以戰喻。」總提一句,然後舉出兩個逃兵「棄甲曳兵而走」的兩種情況。根據敗逃距離的遠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則如何」的反問,進一步啟發,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否定自己論點的話:「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這兩句忽然轉入正題,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鄰國統治者的治國不盡心,實質上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形式上數量上不同而已。這裡暗示著梁惠王搞小恩小惠並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於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過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5-7段),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5段闡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認為,合理地發展生產,使老百姓「養生喪死而無憾」是實行仁政的開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三組排句,提出了發展生產的三種措施,以及採取這些措施後所產生的效果。連用「不可勝……也」的句式,給人以吃不完、用不盡的感覺,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接著又用「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來小結前三組排句,又以這個結論為前提推出新的結論:「王道之始也。」作者在這裡把三層意思、三方面的內容緊緊聯繫在一起,並把「使民加多」的問題跟行王道緊密聯繫起來。

  第6段,闡述王道之成的道理。這一段,孟子進一步提出教養百姓,使民心歸順的仁政主張,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這三組排句又提出了發展生產的三種措施,以及採取這些措施後所產生的效果。這三種措施與上文的三種措施相比,顯然前進了一步,具有更強的主觀能動性。孟子不僅主張養民,還主張教民:「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作者在這裡連用四組排句,把自己的主張層層鋪敘,渲染得有聲有色,為梁惠王展現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後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兩句承上啟下,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與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應。

  第7段,闡述使民加多應有的態度。孟子批評統治者的虐政,從反面證明自己主張的正確。前兩段已經把行王道的道理講得十分透徹,這一段照應文章的開頭。梁惠王口口聲聲說「於國盡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哪裡談得上「盡心」呢?「狗彘食人食」和「塗有餓莩」形成鮮明的對比,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不平等。接著作者針對統治者歸罪於歲的推諉,運用比喻進行駁斥:「塗有餓莩」歸罪於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殺之」歸罪於武器一樣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統治者的虐政。最後兩句,「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簡意賅。不歸罪於年歲,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飽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禮義,才能使他們歸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開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問。

寡人之於國也主題

  《寡人之於國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現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論述了如何實行「仁政」以「王道」統一天下的問題。「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為文章點睛之筆,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實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這種「保民而王」的主張,實際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體現。

  文章中表現出的孟子的思想與主張。

  一 孟子是反對諸侯間的無休無止的相互征戰的,一句「王好戰,請以戰喻」充分把這種思想表露了出來。

  二 孟子認為應該讓利於民,讓民眾有得以休養生息的機會,他認為梁惠王自認為的「用心」於民,做的是遠遠不夠的,這與其他國家不知滿足的一味向民征斂只是「百步」與「五十步」的區別。

  三 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體地說,就是讓民擁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雞豚狗彘之畜」。不僅如此,孟子還非常重視教化,提出了「謹庠序」的主張,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饑不寒」。

  四 孟子在自己論證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指出面對上層貴族奢靡浪費,黎民飢寒交迫的社會現實,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寡人之於國也賞析

文章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梁惠王認為自己對國家已經是「盡心焉耳」,盡心的論據是自己賑災救民,且鄰國之政,無如寡人用心,結果是「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因此提出疑問。先試從梁惠王自己標榜的盡心於國的表現賑災救民人手分析。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賑災救民是它最基本的任務,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自然等災害面前賑災救民的實際上光賑災救民不行,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採取一切可以採取的措施杜絕或減少自然等災害的發生,從根本解決問題。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則足最大限度地調動百姓的積極性,使其樂其所為,這當然是仁政的具體表現。梁惠王自己也許確實是盡心於賑災救民,但這實際上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而已。而鄰國之政,無如寡人用心,也許鄰國之政真的沒有梁惠王用心,也許是鄰國採取了更好的措施或是運氣的作用沒有發生太多的自然災害,因而也就沒有太多的賑災救民的舉動,不管如何,結果是「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通過分析,在梁惠王提出疑問的過程中已將自己「民不加多」的原因揭示出來了,因此孟子小試牛刀就解決了問題。

  第二部分:孟子採用了他善用的「引君入甕」的論辯方式,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所謂「引君入甕」,就是論辯中常用比喻說理,且比喻之後連帶反詰句而向對方發難,逼其回答,對方不回答則已,答則中其圈套,陷入被動尷尬的境地的一種論辯方法。孟子面對第一部分梁惠王的提問,不直接回答原因,卻又設個圈套。總體上用剛打仗來比喻治理國家,用戰敗一方棄甲曳兵而逃來比喻沒有治理好的國家,用逃跑了一百步比喻鄰國,用逃跑了五十步比喻梁惠王。然後提出問題;憑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怎麼樣?逼使梁惠王回答,梁惠王說:不行,只不過沒有跑一百步,這也是逃跑。這樣,梁惠王不知不覺中很快就跳進了孟子設的圈套,承認了自己與鄰國之政並無本質區別,都是沒能實行仁政。因此,不能希望民之加多。

  第三部分;論述了使民加多的途徑——實行仁政。這部分分三個層次論述了推行王道實行仁政而使民加多的基本途徑、根本途徑及應持的正確態度。基本途徑:不違農時、發展生產、解決百姓吃穿問題。在這個層次裡,孟子運用了「連鎖推理」形式。就是用前邊推出來的結論作前提,推出新的結論。又用這個新的結論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結論,如是往復。孟子首先從「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推出「谷不可勝食」、「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的結淪。又用「谷不可勝食」、「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這個結論作前提,推出「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這個新的結論。又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這個新的結論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結論「王道之始」。這種「連鎖推理」形式強調了實行王道要從不違農時,發展生產,解決百姓最基本的吃穿問題人手。論述時,一環接一環,環環相扣,無懈可擊,增強說服力量,顯示了孟子雄辯的藝術。這也許就是孟子的文章為後世稱道效仿的原因之一吧。根本途徑: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進而解決精神文明問題。在解決了百姓最基本的溫飽問題之後,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發展絲織業,讓五十歲的人就穿上絲綢衣服;發展畜牧業,讓七十歲的人就能吃上肉。還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發展教育事業,讓孝悌之理深入民心,人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從而推而廣之。這樣一個老有所養、民風淳樸、其樂融融的社會不就是一方淨土、一方樂土嗎?勢必會「使天下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而何愁民不加多!應持的正確態度:梁惠王的願望是「使民加多」,而國家的情況究竟如何呢?下面孟子為讀者描繪了一幅對比鮮明的畫面:富貴人家的豬狗吃人的飯食,路上餓殍遍地,真可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呀!出現這種情況,可梁惠王也不打開糧倉賑民,人餓死了,卻說「非我也,歲也」,這和拿著武器殺死人後卻說殺死人的不是自己是而兵器有什麼區別!在這裡,孟子又是運用比喻批評了梁惠王推卸責任。最後,語重心長地指出「使民加多」的正確態度:不要歸罪年成,要有具體的措施實行仁政。這樣,天下的百姓就到你這裡來了。

  文章運用「引君入彀」的論辯方式。迫使梁惠王承隊自己「盡心於國」之舉,只是臨時應付,不是真正愛民,與鄰國之政並無本質區別;還運用「連鎖推理」形式,強調了實行道要從不違農時、發展生產、解決百姓最基本的吃穿問題入手;還指出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進而接受教化,懂得「孝悌之義」,以解決精神文明問題,才能使民心歸附,國家興盛。

  文章在寫作上結構嚴謹。孟子的文章從表面看,鋪張揚厲,似乎散漫無紀,實則段落分明,層次井然,而且環環相扣,不可分割。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對每一部分的內容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又體現了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繫,把全文各部分連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本文又運用排比和對偶,來加強文章的氣勢,加強文章的節奏感,如「谷不可勝食也」,「魚鱉不可勝食也」,「材木不可勝用也」,一連三個「……不可……也」。「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一連二個「……者……矣」。這種排比的寫法,迭用相同的句式,把文章的氣勢積蓄起來,加強了論辯的力量。

寡人之於國也寫作特點

  本文寫作上體現出的孟子散文的特點

  談問題先把主旨藏起來,從側面、反面、外圍人手,逐漸引向本題。如本意要講實行仁政,卻先以戰設喻,從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覺中跟著他走。這樣,文章如曲徑探幽,引人入勝;文勢則波瀾起伏,毫無板滯。

  2. 邏輯嚴謹,層層深入。

  表面看來,文章鋪張揚厲,散漫無紀,實則邏輯清晰,段落分明,層次井然。如先提出問題,再分析原因,後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實,實行仁政,均是層層深入、環環相扣。

  3. 詞豐筆活,理足氣盛。

  善用貼切的比喻、有力的鋪排,考究用詞,講求句式。奇句與偶句,單勢句與排比句,交錯使用,筆勢靈活,理直氣壯,談鋒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極富雄辯的氣勢。

寡人之於國也寫作背景

  戰國時期,列國爭雄,頻繁的戰爭導致人口大批遷徙傷亡。而當時既無國籍制度,也無移民限制,百姓可以隨意地去尋找自己心目中的樂土。哪一個國家比較安定、富強、和樂就遷到那個國家為臣民。而一個國家人民的多少也是一個國家足穩定繁榮昌盛的標誌之一。因此,各個諸供為稱雄,都希望自己的國家人口增多。梁惠王也不例外。《寡人之於國也》選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該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據《史記·魏世家》記載,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禮厚幣以招賢者」,於是賢者數人其中就有孟子不遠千里來到魏都大梁。二人一見面,梁惠王就想得到「以利吾國」的良策,孟子則以「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為對,指出專言求利的嚴重危害性和躬行仁義的重要意義。二人另一次會面是在禽獸嬉游的池沼邊上。梁惠王得意地問孟子:「賢者亦樂此乎?」孟子以「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為對,並通過歷史事實的對比,證明了賢者「偕樂」與不賢者「獨樂」的不同結果:文王關愛百姓,百姓愛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樂;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樂。正是在接觸、交談的過程中,孟子與梁惠王彼此有了進一步瞭解,於是有了《寡人之於國也》這篇傳誦千古的政事問答。

詩詞作品:寡人之於國也
詩詞作者:【先秦孟子弟子錄
詩詞歸類:高中文言文】、【治國】、【哲理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