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蠟辭╱伊耆氏蠟辭》

蠟辭/伊耆氏蠟辭原文:

土反其宅,
水歸其壑,
昆蟲毋作,
草木歸其澤!

蠟辭/伊耆氏蠟辭翻譯及註釋

翻譯
風沙不要作惡,泥土返回它的原處。
河水不要氾濫,回到它的溝壑。
昆蟲不要繁殖成災。
野草叢木回到沼澤中去,不要生長在農田里。

註釋
蠟: zha,通「臘」,古代祭祀名,周朝年終大祭萬物。
反: 通「返」。
宅: 住地,指原來的地方。
澤: 水草地、沼澤地。
作: 興起。

蠟辭/伊耆氏蠟辭鑒賞

  這首上古歌謠《蠟辭》選自《禮記·郊特牲》,伊耆氏,就是神農氏,是掌管祭祀的官吏。

  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開始出現了原始農業,隨之而來也就有了為農業進行祝禱的宗教祭祀活動。這首《伊耆氏蠟辭》便是一個叫伊耆氏(有說即神農氏)的部落首領「臘祭」時的祝辭。「蠟辭」即「臘辭」。蠟辭:周代十二月蠟(臘)祭祝願之辭,古人每年十二月祭祀百神,感謝眾神靈一年來對農作物的福佑並為來年的豐收祈福,稱作「臘祭」。由於我國社會長期停滯在以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階段,臘祭的習俗至今還在我國農村的一些地方保留著。

  這是一首古老的農事祭歌,屬於中國遠古時期的歌謠。《禮記·郊特牲》所載伊耆氏時代的《蠟辭》,是一首具有明顯咒語性質、帶有濃厚巫術色彩的祝辭。《禮記·郊特牲》中《蠟辭》:「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 相傳為伊耆氏時代的作品。伊耆氏,即神農氏,一說指帝堯。蠟,是古代一種祭禮的名稱。周代在12月舉行祭祀百神之禮,稱為蠟禮,蠟禮上所用的禱辭,即稱蠟辭。從這首短歌命令的口吻看,實際是對自然的「咒語」。 大水氾濫,土地被淹沒,昆蟲成災,草木荒蕪,眼看收穫無望,在原始宗教意識的支配下,原始人企圖靠著這種有韻律的語言,來指揮自然,改變自然,使它服從自己的願望。

  它集中反映了原始先民面對地質災害、洪水災害、動物災害、植物災害等眾多自然災害侵襲時的複雜矛盾心理狀態。四句詩,句句既是祈求,也是命令;既是祝願,也是詛咒。全詩既反映了原始先民飽受自然災害侵襲的深重苦難,也反映了他們相信利用巫術咒語能夠消除自然災害的樂觀心理。

  強烈期望自然順逐人意的祭歌裡,仍然會讓我們想起早期社會中那種人和自然溫情相處的景象。但是,祭歌背後的信息,告訴我們那時的人和自然也有不和諧。因為在人只能通過宗教手段,向自然發出「命令式」祈願的時候,這間接暗示,自然力在人力面前的強大,不可控制,人改造自然手段的貧乏。那時的人們無法像現在這樣大規模干預自然環境。我相信,先人們並不是不願意改造環境,而是他們想改造環境卻沒有手段,無奈之下,他們只能用宗教形式來向自然祈求和諧!

  這篇祝辭從農業生產的角度分別從土、水、昆蟲、草木四個方面提出祝願,每一句正好說著一個方面。

  先說「土」,希望「土反其宅」。「反」,同「返」;「宅」,居住的地方,這裡指原地。全句說,土返回它的原地,是希望田土不流失的意思。一說是祈求用於蓄水與障水的堤防安穩、牢固的意思。

  次說「水」,希望「水歸其壑」。「壑」,這裡指窪地。全句說,水流向它的窪地,是希望水流不要氾濫成災的意思。

  再次說「昆蟲」,希望「昆蟲毋作」。「昆蟲」,指螟、蝗等農作物的害蟲;「毋」,不要;「作」,興起。這一句是希望昆蟲不生,免除蟲災。

  最後說「草木」,希望「草木歸其澤」。「草木」指危害莊稼的稗草、荊榛等植物。這一句希望草木返回它們的沼澤地帶,不再危害莊稼。

  所舉土、水、昆蟲、草木四物,與農業生產的好壞關係至為密切。原始部落生產力低下,對於這四物的災害難以控制,但又覺得非要控制不可。這種矛盾心理就體現在虔誠莊嚴的「蠟辭」形式中。四句詩,句句都是願望,又都是命令;既都是祝辭,又都是咒語。一種原始人心靈深處的動盪、不平衡,通過這四句歌謠被表達了出來。閱讀這首祝辭,讀者的眼前彷彿閃現出一群原始人,他們正在曠野之中舉行莊嚴肅穆的祝禱儀式。當讀者設身處地、神思飛越地逐一念起這一句又一句的祝辭時,在心靈深處似乎也能感受到中華民族的祖先當年有過的那種動盪和不平衡的感情,並由此獲得了藝術美的享受。

詩詞作品:蠟辭╱伊耆氏蠟辭
詩詞作者:【先秦佚名
詩詞歸類:【祭祀】、【祝辭】、【歌謠】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