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偶題三首》

偶題三首原文:

門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終日面崔嵬。
只看雲斷成飛雨,不道雲從底處來。

擘開蒼峽吼奔雷,萬斛飛泉湧出來。
斷梗枯槎無泊處,一川寒碧自縈迴。

步隨流水覓溪源,行到源頭卻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隨處弄潺湲。

偶題三首翻譯及註釋

翻譯
門外的青山上草木一團團的綠紫相間,高聳的山峰終日雲遮霧繞像戴著頭巾。
人們只知道雨是從雲的縫隙裡落下,不知道雲哪裡來的。

衝破峽谷若雷霆在滾動,無數的瀑布噴湧而出。
斷枝枯草沒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只好隨著寒冷的碧水獨自流浪。

隨著流水想找到溪流的源頭,到了溪流的出水處卻迷惑了。
才相信真的源頭是找不到的,還是柱著手杖欣賞隨遇的潺潺美泉吧。

註釋
1幅巾:古代文士用絹一幅束髮,成為幅巾,為一種表示儒雅的裝束。《東觀漢紀鮑永仁》:「更始役,永與馮欽共罷兵,幅巾而居。」崔嵬(wei):山高大不平,這裡指山。
2不道:猶不知。李白《幽州胡馬客歌》:「雖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底處:何處。
3擘開:衝開。
4斷梗枯槎:殘枝枯葉。
5縈迴:徘徊蕩漾。
6筇(qiong):竹名,宜制杖,故又用指手杖。唐李鹹用《苔》:「每憶東行徑,移筇獨自還。」

偶題三首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作於乾道、淳熙年間。朱熹的詩歌,往往從閒適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學的道理。《偶題三首》正是此類的詩篇。第一首說常人只見到翻雲覆雨,卻不知其成雨的原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學力行,也是有根底的。第二首詩通過對水在山中的奔湧,最終形成一川江水的過程,啟示人們持之以恆的奮鬥才能最終獲得成功。第三首詩通過「探尋水源,尋求真源」的事例,表明了尋求真理之道,如探真源,需融會貫通,真理始能朗然在目。倘若執其一端,認定真理就在這裡,必如管中窺豹,是不能見到真相的。

偶題三首賞析

  朱熹的《偶題三首》約作於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年間。朱熹的詩歌,往往從偶然閒適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學的道理。這《偶題三首》正是此類的詩篇。第一首說常人只見到翻雲覆雨,卻不知其成雨的原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學力行,也是有根底的。第二首詩通過對水在山中的奔湧,最終形成一川江水的過程,啟示人們持之以恆的奮鬥才能最終獲得成功。第三首詩通過「探尋水源,尋求真源」的事例,表明尋求真理之道,如探真源,需融會貫通,真理始能朗然在目。倘若執其一端,認定真理就在這裡,必如管中窺豹,是不能見到真相的。[1] 【其三】

  這首小詩由敘而生感,因事而生議,體現了因小見大之意。首兩句敘事:作者隨著流水尋找溪水的源頭,可是走到源頭卻又感到一片惘然。為什麼呢?因為找不到源頭之水又是從何而來。由此而引出第三句的感觸:世界萬物之源是很難找到的。這是唯心主義學派必然走入的死胡同。不過這裡所指的萬物之源是指程朱理學的宇宙觀和倫理觀,他們認為世界萬物由太極而生,所謂「太極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萬物」。那麼,太極又是什麼生的呢?是「無極」。「無極」又怎麼樣來的呢?這就陷入了不可知論,正如西方哲學家對人類的起源找不到答案時,便用「上帝創造了人類」來解釋一樣。正因為作者認為真正源頭是永遠找不到的,所以只能以「倚筇隨處弄潺諼」自我安慰來結束了。

詩詞作品:偶題三首
詩詞作者:【宋代朱熹
詩詞歸類:閒適】、【生活】、【做人】、【道理】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