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日暮》

日暮原文:

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
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頭白燈明裡,何須花燼繁。

日暮翻譯及註釋

翻譯
群群牛羊早已從田野歸來,家家戶戶各自關上了柴門。
風清月朗自是一個迷人的夜晚,可這優美的山川不是自己的家園。
泉水從石壁上潺潺流過,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
花白的頭髮與明亮的燈光輝映,燈花何必濺著斑斕的火花報什麼喜訊。

註釋
故園:故鄉。
石泉流暗壁:即暗泉流石壁。
草露滴秋根:即秋露滴草根。秋根:秋天的草根。
花燼:燈芯結花,民俗中有「預報喜兆」之意。

日暮鑒賞

  《詩經》裡有一個很美的篇章,說:「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這是講一個村莊裡的婦人,在黃昏的時候,看到家裡的雞跳上了雞捨,羊牛也被趕著慢慢從田地裡回來,整個村子都在準備著休息,一派安寧,她思念起遠方服役的丈夫,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回家來。杜甫這首詩,也是寫了黃昏時分村莊裡的景象。這個村莊是他流寓不定時暫住的,他看到美好的、安詳的村莊,心中也像那個遙遠時代的婦人一樣起了思念,他思念的是離開已久的故鄉。正如眼前的暮色一樣,他的人生也已走到了黃昏,白頭明燈相對,人世的冷暖蒼涼充盈於胸中,不願、也不忍去仔細思量。

  「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因為《詩經》裡有那「日之夕矣,羊牛下來」的句子,詩人對眼前的場景便有所會心,寫下了「牛羊下來久」的開頭,將全詩引入古樸安雅的境界。羊兒、牛兒,三三兩兩,「咩咩哞哞」,一聲遠一聲近地叫著,閒散地往村子裡回來。詩人添了一個「久」字,來述說它們行走的緩慢和悠閒。各家各戶的柴門都已經關上了,西邊的最後一道夕陽也從柴門上掃過,天地都安靜下來,等待著進入黑夜。不一會兒,家家點上了燈,人們在自己的小天地裡或者談天說地,或者灶前忙碌,或者給牛喂草,或者溫酒準備喝上一杯。不管怎樣,上天賜福於善良普通的人們,各安其所,這個村子像個準備睡眠的老人一樣,讓人覺得平安、溫暖、安詳。這兩句十個字,字字平凡,句法也極自然,卻能將讀者帶入一種境地,讓讀者聞到家的味道。

  「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可是眼前這並不是作者的家,作者其實恰好就是想家了。夕陽的餘暉散盡後,月亮漸漸升高,柔軟的風拂過村莊,令人心也要柔起來、軟起來了,空氣中有柴禾燃燒的味道,牛羊和雞鴨都已漸漸入睡,月光讓一切都安靜下來,這是一個清新的美好夜晚。可是這樣的地方雖然美好,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有無限清景,但作者於它而言畢竟只是一個過客。闃寂也好,喧鬧也好,都不是作者的故園。這兩句語氣雖然很淡,其實深藏著極濃的悲鬱。一個「自」字,極言「風月」和「清夜」的與己無關。「自」是個仄聲字,和下句的「非」字平仄互調,一拗一就,使讀者能夠感到作者情緒從抑鬱到克制後的回轉和平息。詩的上兩句是用了黃昏中的暖色調,這兩句則是用了月光下的冷色調。溫馨和淒涼的互相映襯,使得一切都盡在不言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內心難以平靜的作者陷入了更深的夜色裡,他獨自去看山上的風景,在靜謐的月光下、岩石的陰影中,聽到泉水沿著石壁潺潺地流著,發出清冷的聲音。腳邊的草根上凝著露水,打濕了鞋子。仔細看時,它們一粒一粒沾在草葉上,順著葉片滲入地下,滋潤著雜草的根部。這樣的秋夜山間,風露襲人,水的寒氣彷彿能浸入人的皮膚。在作者杜甫的詩中常能發現精心錘煉的句子,好比一個手藝精湛的老藝人,能雕出紋路精美細緻、而又氣韻橫生的木雕一般。這兩句便是如此,作者將詞序有意倒置,按照意思句子應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調換字詞後,聲調更加鏗鏘,而且使得「石」與「泉」、「草」與「露「的連接更為緊密、融為一體,原本無奇的句子變得更有韻味,凝結出一片淒清幽遽的意境。

  「頭白燈明裡,何須花燼繁。「」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黃景仁《琦懷》)。渾然忘卻風露的寒冷而兀自獨立的人,想必總有許多心事。不知站了多久,作者才踱回室內,捻燈獨坐,把卷讀書,他的滿頭白髮,在明亮的燈光下分外銀白如雪。他心緒難平,想自己曾經滿腔的豪情、兼濟蒼生的宏願,都抵不過老來這一頭發如雪。可是燈燼似乎不解人愁,在和跳躍的火花頻繁地玩著花樣,似乎在逗可憐的老詩人開心。一個「何須」,道出了作者心中的無聊和淒愴,頭白之人,與那些熱鬧和花樣早沒了關係;流落蜀地十多載,老來一事無成,望前路,希望渺茫;回首故園,有家難回。初唐詩人王勃早就發出過這樣的感歎:「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又有誰來同情、解救這頭髮白的失路之人。

  這首詩本是寫景,涉及內心的詞句不多,卻讓讀者覺得有化不開的淒涼和悲鬱在裡面。對人生遲暮的感慨,對故困難歸的悲哀,蕩漾在精美傳神的景色描寫中,因而分外含蓄無垠。王夫之曾說:「情語能以轉折為含蓄者,唯杜陵居勝。」(《姜齋詩話》)這話未免極端,但這首詩的情語確實都在景語之中,情景交融、含而不露,有深綿婉轉的姿態,句句讀來,令讀者感到口角噙香、餘味不斷。

日暮創作背景

  公元767年(大歷二年)秋,作者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東屯期間,見到瀼西一帶,地勢平坦,清溪縈繞,山壁峭立,林寒澗肅,草木繁茂。作者居住的山村,黃昏時分寂靜祥和,觸發了他的思鄉之情,便有感而作。
詩詞作品:日暮
詩詞作者:【唐代杜甫
詩詞歸類:【山村】、【思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