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干旄》

干旄原文:

孑孓干旄,在浚之郊。素絲紕之,良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孓干旟,在浚之都。素絲組之,良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孓干旌,在浚之城。素絲祝之,良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干旄翻譯及註釋

翻譯
牛尾之旗高高飄,人馬來到浚邑郊。素絲束束理分明,良馬四匹禮不輕。那位忠順的賢士,你用什麼來回敬?
鷹紋大旗高高飄,人馬來到浚近郊。束帛層層堆得好,良馬五匹選得妙。那位忠順的賢士,你用什麼來回報?
鳥羽旗幟高高飄,人馬來到浚城郊。束帛捆捆堆得好,良馬六匹真不少。那位忠順的賢士,有何良策來回報?

註釋
1.鄘(yōng):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汲縣北。
2.干旄(mao):以犛牛尾飾旗桿,樹於車後,以狀威儀。干,通「竿」「桿」。旄,同「犛」,犛牛尾。
3.孑(jie)孑:旗幟高舉的樣子。
4.浚(xun):衛國城邑,故址在今河南浚縣。
5.素絲:白絲,一說束帛。紕(pi):連綴,束絲之法。在衣冠或旗幟上鑲邊。
6.良馬四之:這裡指四匹馬為聘禮。下文「五之」「六之」用法相同。
7.彼:那。姝(shū):美好。一說順從貌。子:賢者。
8.畀(bi):給,予。
9.旟(yu):畫有鷹雕紋飾的旗幟。
10.都:古時地方的區域名。《毛傳》:「下邑曰都。」下邑,近城。
11.組:編織,束絲之法。
12.予:給予。
13.旌(jīng):旗的一種。掛犛牛尾於竿頭,下有五彩鳥羽。
14.祝:「屬」的假借字,編連縫合。一說厚積之狀。
15.告(gǔ):作名詞用,忠言也。一說同「予」。

干旄鑒賞

  此詩寫一位尊貴的男子駕車驅馳在浚邑郊外的大道上,車馬隆隆,旗幟飄揚。接下來是對旗幟和車馬的特寫:旄是「素絲紕之」,用素絲織的流蘇鑲在旗幟的邊上,可見其色彩鮮明及飄揚姿態;馬是「良馬四之」,四匹高頭大馬駕車而行,十分氣派,意氣風發。

  第二、三章意思相近,但比第一章旗幟越來越漂亮,距離浚邑越來越近,車馬排場越來越盛。而離目的地越近,其情越怯。

  此詩全用賦體,採用重章疊句的結構,但完全重複的句子僅「彼姝者子」一句,這似乎也突出了那位「姝者」在全詩中的重要性。方玉潤《詩經原始》認為:「『西方美人』,亦稱聖王,則稱賢以姝,亦無所疑。」持「美好善說」的毛詩說以為「姝者」是衛國好美善的大夫,持「訪賢說」的朱熹則以為「姝者」是衛國的賢人,但他們都認為「之」指代的是衛大夫。毛詩說以「之」為「賢者樂告以善道」(《毛詩序》)的對象,朱熹以「之」為「答其禮意之勤」(《詩集傳》)的對象。「之」指代的應是上文的「彼姝者子」,若取「訪賢說」,那「之」必然是指被訪的賢人。「何以畀(予,告)之」,正是訪賢大夫心中所想的問題:將贈送他們什麼東西以示禮敬?將告訴他們哪些事需要請教?

  關於詩中是「四之」「五之」「六之」,《毛傳》解為「御四馬也」「驂馬五轡」「四馬六轡」,認為「良馬四之」「良馬五之」「良馬六之」是說大夫駕車建旌旄而行。對此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說:「服馬四轡皆在手,兩驂馬內轡納於觖,故四馬皆言六轡,經未有言五轡者。」又引孔廣森語曰:「四之、五之、六之,不當以轡為解,乃謂聘賢者用馬為禮。三章轉益,見其多庶。《覲禮》曰:『匹馬卓上,九馬隨之。』《春秋左傳》曰:『王賜虢公、晉侯馬三匹。』『楚公子棄疾見鄭子皮以馬六匹。』是以馬者不必成雙,故或五或六矣。」

  從詩藝上說,「在浚之郊」「在浚之都」「在浚之城」,由遠而近,「良馬四之」「良馬五之」「良馬六之」由少而多,章法是很嚴謹的,而「何以畀之」「何以予之」「何以告之」用疑問句代陳述句,搖曳生姿。如果按「訪賢說」,那麼此詩反映訪賢大夫求賢若渴的心理可謂妙筆生花。

干旄創作背景

  《鄘風·干旄》一詩,古今解其主旨之說甚多,據張樹波《國風集說》所載,有十三種。各家之說,可謂洋洋大觀,但其中影響較大的,主要有三種。一是以《毛詩序》為代表的「美衛文公臣子好善說」;二是以朱熹《詩集傳》為代表的「衛大夫訪賢說」,馬瑞辰贊成此說,他稽考古文獻,指出「古者聘賢招士多以弓旌車乘。此詩干旄、干旟、干旌,皆歷舉召賢者之所建」(《毛詩傳箋通釋》),認為此詩是讚美衛文公群臣樂於招賢納士的詩;三是現代一些學者所持的「男戀女情詩說」,謂此詩寫一個男性貴族青年乘車趕馬去見他的情人。這三種說法恰好代表了古代經學漢學、宋學兩大體系和五四運動興起後新學的觀點。
詩詞作品:干旄
詩詞作者:【先秦佚名
詩詞歸類:詩經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